洗涤膏粱习,熟熏班马香
出处:《汪贵之挽诗》
宋 · 王炎
洗涤膏粱习,熟熏班马香。
吹竽多炫鬻,韫玉独深藏。
不作山中相,应为地下郎。
一夔家有子,虽没未云亡。
吹竽多炫鬻,韫玉独深藏。
不作山中相,应为地下郎。
一夔家有子,虽没未云亡。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膏粱:富贵人家的食物。班马香:比喻高贵的香气或学问。
炫鬻:炫耀卖弄。
韫玉:藏着珍宝,比喻人才被埋没。
山中相:山林中的隐士生活。
地下郎:指地下世界的贤人,可能指去世但仍有影响的人。
一夔家有子:夔氏家族还有后人。
虽没未云亡:虽然去世,但精神犹存。
翻译
洗净了富贵习气,熏染着高贵的香气。吹奏音乐的人炫耀卖艺,珍宝却独自深藏不露。
不愿在山林中隐居,大概要做地下的贤人。
即使夔氏的儿子已逝,他的精神并未消亡。
鉴赏
这首诗是王炎在宋代为悼念故人汪贵之而作的挽诗。诗中通过对故人的怀念和哀悼,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情感。
"洗涤膏粱习,熟熏班马香。吹竽多炫鬻,韫玉独深藏。"
这四句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洁身自好的生活状态。"洗涤膏粱习"暗示了对内心世界的净化,"熟熏班马香"则是对外在物质生活的精致享受。而"吹竽多炫鬻,韫玉独深藏"则表达了一种隐逸自得、不为世俗所扰的精神状态。
"不作山中相,应为地下郎。"
这两句强调了对逝者的哀思,认为即便是同在一座山中的修行者,也无法与已故去的人再有交流,故而只能将这种深情寄托于地下,以此来安慰逝者的灵魂。
"一夔家有子,虽没未云亡。"
最后两句通过对逝者后代的提及,表达了对逝者家族的关怀和对其精神遗产的传承之望。即便是逝者已去,但他的血脉仍在,故而他的精神不至于消亡。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也展示了宋代文人对于生命、死亡和超越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