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台有沈璞,由来非一春
出处:《以石为玉》
宋 · 刘敞
梧台有沈璞,由来非一春。
时无司南驾,自比连城珍。
宁如昆邱叟,相与笑缁磷。
勿以名夸世,而将暗投人。
时无司南驾,自比连城珍。
宁如昆邱叟,相与笑缁磷。
勿以名夸世,而将暗投人。
鉴赏
这首诗《以石为玉》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通过对比“梧台有沈璞”与“时无司南驾”的情境,巧妙地表达了对世间价值观念的反思。
首句“梧台有沈璞,由来非一春”,以梧桐台上的美玉比喻珍贵之物,说明其价值并非一朝一夕形成,而是经过时间的沉淀和历史的考验。接下来,“时无司南驾,自比连城珍”一句,运用了典故,借指在当时没有正确的指引或标准的情况下,人们仍然自视甚高,将自己视为稀世珍宝。这里通过对比,揭示了社会评价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一种自我夸大现象。
“宁如昆邱叟,相与笑缁磷”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人比作“昆邱叟”,他们不求名利,淡泊明志,而对那些追求虚名、行为不端的人嗤之以鼻。这不仅是对真才实学者的赞美,也是对社会上浮躁风气的讽刺。
最后,“勿以名夸世,而将暗投人”提醒人们不要仅仅因为名声而夸耀于世,更不要在暗中损害他人。这句话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倡导一种真实、正直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不同价值观念的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