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青染袂醉颓玉,笑人簿领阅流光
出处:《次韵张秀才题汪叔量挹秀亭 其二》
宋 · 陈造
清游如省隔世环,身系组绶心溪山。
此亭攫踞山水上,羡君脱屣尘埃间。
不应室迩嗟人远,时上风烟慰衰晚。
恍如坐我天姥傍,长啸持杯揖云巘。
张侯清吟句挟霜,肯因闻笛赋山阳。
空青染袂醉颓玉,笑人簿领阅流光。
诛茅结邻约他日,会映轩窗晞秃发。
径从两君赋归来,何须官满六百石。
此亭攫踞山水上,羡君脱屣尘埃间。
不应室迩嗟人远,时上风烟慰衰晚。
恍如坐我天姥傍,长啸持杯揖云巘。
张侯清吟句挟霜,肯因闻笛赋山阳。
空青染袂醉颓玉,笑人簿领阅流光。
诛茅结邻约他日,会映轩窗晞秃发。
径从两君赋归来,何须官满六百石。
注释
清游:清闲的游历。省隔世环:仿佛隔世的环游。
组绶:古代官员的服饰。
脱屣:弃鞋,比喻远离尘世。
风烟:指山川景色。
天姥:传说中的仙山。
簿领:文书、官府事务。
诛茅:砍伐茅草,指建屋。
六百石:古代官员俸禄等级。
翻译
清闲的游历仿佛隔世的环游,身心被山水环绕。这座亭子高踞山水之上,令人羡慕你能在尘世之外悠然。
不必感叹近在咫尺的人却遥不可及,时常登高望远以慰晚年孤寂。
恍若与天姥仙人同坐,举杯对云峰长啸。
张侯的清雅诗篇如霜般冷峻,是否会因笛声而写下山阳般的佳作。
空青色的酒让我醉倒,嘲笑那些忙于琐事的人,只能匆匆流逝时光。
期待有一天能与你们茅屋为邻,共享窗外阳光,任头发斑白。
我将直接从你们的诗文中汲取灵感归来,何必等到官至六百石才满足。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张秀才共赏汪叔量的挹秀亭,感叹其远离尘嚣的清幽环境。首句“清游如省隔世环”以清寂的游历比喻超凡脱俗的意境,暗示了亭子的隐逸气息。诗人羡慕友人能置身山水之间,摆脱尘世纷扰,“身系组绶心溪山”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仕途的淡淡疏离。
“此亭攫踞山水上”赞美亭子选址之佳,仿佛高踞山水之上。“羡君脱屣尘埃间”进一步表达对友人自由生活的艳羡。接下来的诗句“不应室迩嗟人远,时上风烟慰衰晚”感慨时空阻隔,只能通过风烟中的相聚来慰藉晚年时光。
诗人想象自己坐在天姥山边,与友人一同饮酒作诗,逍遥自在。“恍如坐我天姥傍”形象地描绘出这种理想化的场景。张侯的清吟如霜般冷峻,诗人期待能像向秀为山阳笛声而赋诗一样,与友人共享诗酒之乐。
“空青染袂醉颓玉,笑人簿领阅流光”写诗人沉醉于美景中,嘲笑世俗事务的匆忙流逝。最后两句“诛茅结邻约他日,会映轩窗晞秃发”表达了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希望能与友人在闲暇时光中共同生活,无拘无束。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描绘挹秀亭的景色和与友人的交往,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