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惟去速须行乐,木为非材尚见容
出处:《呈陆农师 其四》
宋 · 孔平仲
用舍随时未是穷,躬耕何必返耕农。
辰惟去速须行乐,木为非材尚见容。
口诵雅言披坠简,閒闻新语继华宗。
小棠幽鸟依蕃府,付与花洲作附庸。
辰惟去速须行乐,木为非材尚见容。
口诵雅言披坠简,閒闻新语继华宗。
小棠幽鸟依蕃府,付与花洲作附庸。
鉴赏
这首诗《呈陆农师(其四)》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通过诗句表达了对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的深刻思考。
首联“用舍随时未是穷,躬耕何必返耕农”,诗人以“用舍”比喻人生的进退取舍,强调顺应时势,不必拘泥于传统的生活方式,躬身耕作也无需回归原始的农耕生活,体现了对自由选择和适应变化的肯定。
颔联“辰惟去速须行乐,木为非材尚见容”,“辰”指时间,“去速”意味着时间流逝之快,诗人认为在短暂的人生中应珍惜时光,及时行乐。同时,以“木为非材尚见容”比喻虽非材之木也能被容纳,暗示了即使平凡之人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不必过分追求卓越。
颈联“口诵雅言披坠简,閒闻新语继华宗”,“雅言”指的是文雅的语言或经典著作,“坠简”即古代的竹简,这里指书籍。诗人提倡阅读经典,吸取知识,同时也关注新思想,继承并发扬光大文化传统。
尾联“小棠幽鸟依蕃府,付与花洲作附庸”,“小棠”可能是指一种植物,此处借指小而美好的事物,“幽鸟”则是指隐居的鸟儿,象征着自然与宁静。“蕃府”和“花洲”都是地名,此处泛指环境或社会中的不同角落。诗人将这些元素融入诗句中,表达了一种和谐共生、各得其所的美好愿景。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生活态度、人生价值和文化传承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谐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