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图经聚讼故老哄,争此朽骨如天球全文

图经聚讼故老哄,争此朽骨如天球

出处:《陆宣公墓道行
明末清初 · 钱谦益
延英重门昼不开,白麻黄阁飞尘埃。
中条山人叫阍哭,金吾老将声如雷。
苏州宰相忠州死,天道宁论乃如此。
千年遗榇归不归,两地孤坟竟谁是?人言藁葬在忠州,又云征还返故丘。
图经聚讼故老哄,争此朽骨如天球
齐女门前六里路,荞麦茫茫少封树。
下马犹寻董相坟,飞凫孰辨孙王墓。
青草黄茅万死乡,蝇头细字写巾箱。
起草尚传哀痛诏,闭门自验活人方。
永贞求旧空黄土,元祐青编照千古。
人生忠佞看到头,至竟延龄在何许。
君不见华山山下草如熏,石阙丰碑野火焚。
樵夫踞坐行人唾,传是崖州丁相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诗人钱谦益所作的《陆宣公墓道行》,描绘了对历史人物陆宣公(即唐代宰相陆贽)墓地的探访和感慨。诗中通过延英重门的封闭、尘埃飞扬的场景,暗示了陆宣公生前的显赫与身后被冷落的对比。中条山人和金吾老将的形象,象征着人们对他的怀念和哀悼,而苏州宰相忠州死的典故,表达了对公正不公的感叹。

诗中提到的“藁葬”、“征还”和“图经聚讼”,反映了后人对于陆宣公葬地的争议和纷扰,连他的墓碑都成为众人争夺的对象。诗人以齐女门前的荒凉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墓地的凄凉,同时借“董相坟”和“孙王墓”的混淆,表达了对历史记忆的模糊。

钱谦益在诗中提到了“永贞求旧”和“元祐青编”,暗指陆宣公的政绩和著作,认为他的忠诚和智慧虽被遗忘,但历史终将铭记。最后,诗人以华山下的荒冢和被毁的丰碑为喻,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陆宣公最终归宿的疑问。

整首诗以历史遗迹和现实荒芜的对比,展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以及对公正评价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