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已许高皇帝,刀镬谁能搅寸丹
出处:《题研忱丈所藏石斋逸诗墨迹》
清末民国初 · 陈宝琛
此身已许高皇帝,刀镬谁能搅寸丹?正气文山同所养,奇情鸿宝觉尤难。
孝经以外留心画,榕颂相持较岁寒。
邻有瑰珍知不早,白头退食恣传观。
孝经以外留心画,榕颂相持较岁寒。
邻有瑰珍知不早,白头退食恣传观。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宝琛所作,《题研忱丈所藏石斋逸诗墨迹》。诗中表达了对石斋逸诗的赞赏与敬仰之情。
首联“此身已许高皇帝,刀镬谁能搅寸丹?”以“高皇帝”象征国家和理想,表达诗人忠贞不渝、矢志不移的决心,即使面对极端的考验,也绝不妥协。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刀镬”象征着残酷的刑罚或艰难的环境,“寸丹”则代表诗人的忠诚之心,即使受到最严酷的考验,忠诚之心也不会动摇。
颔联“正气文山同所养,奇情鸿宝觉尤难。”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精神品质。将“正气”与“文山”并提,强调了高尚品德与深厚学问的共生共长。同时,通过“奇情鸿宝”的比喻,赞美了石斋逸诗的独特魅力与价值,认为这样的作品难以复制,极其珍贵。
颈联“孝经以外留心画,榕颂相持较岁寒。”揭示了诗人不仅在文学上有所造诣,在道德修养上也追求卓越。这里的“孝经”指的是儒家经典《孝经》,意味着诗人不仅在艺术创作上用心,也在道德伦理方面有着深刻的理解和实践。“榕颂相持较岁寒”则用自然界的榕树与寒冬进行类比,象征着诗人坚守节操、不畏艰难的精神。
尾联“邻有瑰珍知不早,白头退食恣传观。”表达了对石斋逸诗未能更早发现的遗憾,以及对这些珍贵作品能够流传后世的欣慰。诗人希望这些佳作能被更多人欣赏,传承下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斋逸诗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艺术、道德和理想的崇高追求,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