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竟能济中兴,淮海了清奠全文

竟能济中兴,淮海了清奠

出处:《双庙怀古
元 · 王恽
铁舆动地来,猎火烬九县。
睢阳东南冲,江淮国所援。
蔽遮不使前,恢复可立见。
二公明此机,死守誓不变。
虽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
最难结众心,存殁匪石转。
彼苍畀全节,谁为落贼便。
已矣君不忘,握爪掌为穿。
竟能济中兴,淮海了清奠
至今忠烈气,皎皎白日贯。
贺兰观成败,不饮浮屠箭。
杀亡计多寡,此论诚可辨。
我来拜遗像,凛对如生面。
乞灵激懦衷,剸决刚同鍊。
朔风吹树声,尚想登陴战。
暮倚晕月城,悲歌泪如霰。

鉴赏

这首诗是元代诗人王恽的《双庙怀古》,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赞美,展现了诗人对忠诚与英勇精神的崇敬之情。

诗中描绘了铁甲战车轰鸣,猎火燃遍九州大地的战争场景,随后聚焦于睢阳东南的战略要地,以及江淮地区对国家的支援。通过“蔽遮不使前,恢复可立见”这一句,诗人表达了对坚守阵地、保卫国家的决心和信心。

“二公明此机,死守誓不变”赞颂了两位英雄人物的智慧与坚定意志,即使面临危险,也誓死捍卫国家利益。接着,“虽危所保大,如蝮螫解腕”以形象的比喻,强调了忠诚与牺牲的重要性。

“最难结众心,存殁匪石转”指出团结民众、共赴国难的不易,而“彼苍畀全节,谁为落贼便”则表达了对保持节操、不受诱惑的崇高赞扬。

“已矣君不忘,握爪掌为穿”表达了对英雄事迹的铭记与敬仰,而“竟能济中兴,淮海了清奠”则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对国家复兴的深远影响。

最后,“至今忠烈气,皎皎白日贯”赞美了忠贞不渝的精神如同明亮的日光,永远照耀着历史的长河。诗人通过“贺兰观成败,不饮浮屠箭”这一句,表达了对那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判断、不为私利所动的英雄的敬佩。

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深情缅怀,展现了对忠诚、勇敢与智慧的深刻思考和高度赞扬。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