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用叹身随日老,亦须知寿逐年来全文

不用叹身随日老,亦须知寿逐年来

唐 · 白居易
三百六旬今夜尽,六十四年明日催。
不用叹身随日老,亦须知寿逐年来
加添雪兴凭毡帐,消杀春愁付酒杯。
唯恨诗成君去后,红笺纸卷为谁开。

注释

三百六旬: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这里指一年的时间。
六十四年:表示一个较长的岁月。
明日催:明天的到来催促着时间的流逝。
不用叹身随日老:不必过于感慨自己的年华老去。
寿逐年来:寿命随着时间一年一年地增长。
加添雪兴:增加观赏雪景的乐趣。
凭毡帐:依靠或在毡帐中,可能指冬季的保暖设施。
消杀春愁:消除春天带来的忧郁情绪。
付酒杯:寄托于饮酒之中。
红笺:红色的信笺,常用于书写诗词或书信。
纸卷为谁开:信纸卷起,不知道为谁而打开。

翻译

三百六十五天的夜晚在此刻即将过去,六十四年的岁月明天又会催人老。
不必感叹自己随着时光流逝而衰老,也应明白寿命是逐年增长的。
在帐篷中欣赏雪景增添兴致,借一杯酒消除春天的忧愁。
唯一的遗憾是诗写成了你却已离去,红笺信纸卷起又为谁而展开呢?

鉴赏

这首诗是白居易在唐朝创作的,名为《除夜言怀并赠张常侍》。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对朋友离别之情和生命流逝之感的诗句。

"三百六旬今夜尽,六十四年明日催。"

这两句直接点出了时间的流逝与压迫感。"三百六旬"即一年的365天,意味着一年将尽;"六十四年"则可能是指诗人当时的年龄或某个特别的纪念日。这里强调了岁月匆匆,生命不再年轻。

"不用叹身随日老,亦须知寿逐年来。"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面对衰老和死亡的豁达态度。他认为无需为自己渐渐老去而感叹,因为每个人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步入老年,生命如同春夏秋冬般自然消长。

"加添雪兴凭毡帐,消杀春愁付酒杯。"

这两句则转向了生活中的小确幸。"加添雪兴"可能是指在雪夜里增加一些欢乐的时光;"凭毡帐"则是享受暖和的被子带来的舒适感。"消杀春愁"即用酒来缓解春日里的忧愁,通过饮酒来忘却烦恼。

"唯恨诗成君去后,红笺纸卷为谁开。"

最后两句表达了对朋友离别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无奈。诗人创作完诗,却发现朋友已经离开,这首诗如同寄托着他对友情的珍惜之情。而"红笺纸卷"则是古代书信用红色线缕捆绑的纸张,诗中问谁来开启这份书信,表达了对未来和未知的迷茫。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时间流逝、生命短暂以及人间离别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