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处不如闲处乐,老时方忆少时狂
出处:《松州分司遣怀》
明 · 江源
人生随地可徜徉,莫道松州是异乡。
忙处不如闲处乐,老时方忆少时狂。
壮观每喜青山近,高卧堪供白日长。
若得圣恩怜朽拙,归舟三峡趁秋凉。
忙处不如闲处乐,老时方忆少时狂。
壮观每喜青山近,高卧堪供白日长。
若得圣恩怜朽拙,归舟三峡趁秋凉。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哲理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人生的流转与心境的变化。首句“人生随地可徜徉”,开篇即以一种超脱的态度看待人生,认为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找到心灵的栖息之所,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接着,“莫道松州是异乡”一句,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观念,即使在陌生的地方也能找到归属感,体现了诗人对情感连结的重视。
“忙处不如闲处乐,老时方忆少时狂”两句,通过对比忙碌与悠闲、年老与年轻的不同心境,表达了对生活节奏和人生阶段的深刻理解。忙碌中或许难以寻得真正的快乐,而当人步入老年,往往怀念起年轻时的自由与激情。这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既是对过往青春的追忆,也是对当下生活的反思。
“壮观每喜青山近,高卧堪供白日长”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靠近青山,不仅能够欣赏到壮丽的景色,更能在高卧中享受悠长的日光,体现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哲学。
最后,“若得圣恩怜朽拙,归舟三峡趁秋凉”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在得到君王或某种形式的恩赐后,能够回到故乡,乘舟穿越三峡,在秋凉之际享受宁静与安逸。这不仅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更是对精神家园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方式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自然、时间和理想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内心平静与外在美景的双重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