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山馆宿,独客恨偏饶
出处:《宿清朗公馆》
明 · 江源
偶来山馆宿,独客恨偏饶。
玉帐人迢递,青山夜寂寥。
窗棂风淅淅,檐竹雨潇潇。
起坐不能寝,何由梦鹿蕉。
玉帐人迢递,青山夜寂寥。
窗棂风淅淅,檐竹雨潇潇。
起坐不能寝,何由梦鹿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在山馆中过夜的情景,充满了孤独与静谧的氛围。
首联“偶来山馆宿,独客恨偏饶”,开篇点题,诗人偶然来到山中的旅馆住宿,作为独自旅行的客人,内心的忧愁似乎格外浓重。这里的“独客”不仅指实际的旅人,也暗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和对远方的思念。
颔联“玉帐人迢递,青山夜寂寥”,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孤寂。诗人将自己所在的旅馆比作“玉帐”,既显出其高雅之气,又暗示了距离感,仿佛与外界隔绝。而“迢递”的人,既是远处的旅人,也是诗人内心深处的自我,与“青山”相对,更添了几分空旷与辽远。夜晚的山林显得格外寂静,只有山风和竹叶的轻响,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宁静的意境。
颈联“窗棂风淅淅,檐竹雨潇潇”,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寂感。窗外的风吹过窗户的格子,发出细碎的声音;屋檐下的竹子在雨中摇曳,雨声潇潇,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雨夜图景。这样的景象不仅增加了环境的动态感,也强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受。
尾联“起坐不能寝,何由梦鹿蕉”,表达了诗人难以入眠的心境。他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心中满是思绪。这里,“鹿蕉”可能是一种象征,鹿象征着自由与希望,蕉则可能代表诗人内心的渴望或某种理想。然而,在这寂静的夜晚,他似乎无法进入梦乡,无法实现心中的愿望,只能在孤独与静谧中徘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自在山馆中过夜时的孤独、静谧与深思,以及对远方和内心深处渴望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