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被酒骑鲸去,游女吹箫学凤鸣
元 · 成廷圭
云峰台上今宵月,奇绝平生此一行。
天水光摇秋万顷,星河凉转夜三更。
谪仙被酒骑鲸去,游女吹箫学凤鸣。
明发星槎上河汉,定传诗话到蓬瀛。
天水光摇秋万顷,星河凉转夜三更。
谪仙被酒骑鲸去,游女吹箫学凤鸣。
明发星槎上河汉,定传诗话到蓬瀛。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八月十六日送张仲举至秦邮驿是夕邵文卿置酒云峰台望月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中秋月夜的壮丽景象。首句“云峰台上今宵月”点出地点与时间,月色在云峰台上显得格外明亮,为全诗奠定了静谧而神秘的基调。"奇绝平生此一行"表达了诗人对此次赏月经历的惊叹和珍视。
接下来的两句“天水光摇秋万顷,星河凉转夜三更”,通过描绘广阔的天水相连的秋夜景色,以及银河流转的深夜,展现了月夜的广阔无垠和深邃清凉。诗人运用“万顷”和“三更”这些宏大和时间感强烈的词语,强化了画面的壮丽和时间的流逝。
“谪仙被酒骑鲸去,游女吹箫学凤鸣”借用了李白的“谪仙”形象,以及仙女吹箫的神话传说,增添了浪漫和奇幻色彩,使得月夜更加富有诗意。诗人想象着月夜中的超凡景象,仿佛能看到醉酒的仙人乘鲸而去,仙女模仿凤凰的鸣叫,增添了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明发星槎上河汉,定传诗话到蓬瀛”,诗人期待着次日清晨乘坐星槎(神话中的仙舟)直上银河,将今晚的月夜美景和诗情画意流传到仙境蓬瀛,表达了对美好瞬间的留恋和对文学创作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融合了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友情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