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鸿十志看不足,爱雪贪行雪相逐
出处:《由宝塘舟行至临汝》
元 · 何中
卢鸿十志看不足,爱雪贪行雪相逐。
晴风吹散圯山寒,三十六陂水初绿。
黄洲挐得罩篷船,松筠缭绕烟成渊。
陂声叠下滩声恶,鲍照却歌《行路难》。
晴风吹散圯山寒,三十六陂水初绿。
黄洲挐得罩篷船,松筠缭绕烟成渊。
陂声叠下滩声恶,鲍照却歌《行路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在宝塘河上行至临汝的途中所见之景,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诗中的“卢鸿十志”可能是指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十种不同感受或描绘,但在此诗中并未直接出现,而是通过其他意象和情感表达出来。
首句“卢鸿十志看不足,爱雪贪行雪相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痴迷之情,仿佛卢鸿的十种志趣都融入了对雪景的喜爱之中,他追逐着雪景,不愿离去。接着,“晴风吹散圯山寒,三十六陂水初绿”两句,描绘了晴朗天气下,微风拂过,使得原本寒冷的圯山变得温暖,而三十六个湖泊的水面开始泛起初春的绿色,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黄洲挨得罩篷船,松筠缭绕烟成渊”则进一步描述了行舟时的景象,黄洲之上,诗人乘坐着罩篷船,周围是松树和竹子环绕,烟雾缭绕,形成了一片幽深的景象。最后,“陂声叠下滩声恶,鲍照却歌《行路难》”两句,以声音的变化来衬托旅途的艰难与美丽,陂水的声音层层叠叠,而滩声则显得险恶,这与鲍照的《行路难》相呼应,既表现了旅途的不易,也暗示了诗人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与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以及在旅途中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充满了诗意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