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虞不可待,世誉亦耻干
出处:《效陶潜体》
宋 · 刘敞
出门逢一士,抱书向南山。
问其何为尔,欲语辄复叹。
少小贵诗书,志业觊孔颜。
尔来三十载,鬓发倏已斑。
唐虞不可待,世誉亦耻干。
宁赴岩谷老,行行未遽还。
其言乃可感,使我再凄然。
人生归有命,穷达何足言。
劝尔饮此酒,唐虞在其间。
问其何为尔,欲语辄复叹。
少小贵诗书,志业觊孔颜。
尔来三十载,鬓发倏已斑。
唐虞不可待,世誉亦耻干。
宁赴岩谷老,行行未遽还。
其言乃可感,使我再凄然。
人生归有命,穷达何足言。
劝尔饮此酒,唐虞在其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读书人与一位怀抱书籍走向南山的士人相遇的情景。通过对话,展现了这位士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选择。他年轻时崇尚诗书,立志追求孔子和颜回那样的高尚人格,然而历经三十年,鬓发已斑,却感叹唐虞盛世难以实现,也不屑于追求世俗的赞誉。他宁愿在山岩谷地终老,也不愿放弃自己的理想。诗中流露出对这位士人的深深同情和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人生归宿自有天命,穷困或显达都不足挂齿。诗人最后劝慰这位士人,即使身处平凡,唐虞时代的理想与美好仍然存在于心中。
这首诗以陶渊明的风格为借鉴,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个人命运与社会理想的复杂情感。通过对话的形式,增加了故事性,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情感表达更为丰富。诗中的哲理意味深长,既是对个体命运的感慨,也是对时代变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