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边笙簧成两部,月里山河收大千
出处:《会饮得助亭分韵得千字》
宋 · 李弥逊
长松下荫八尺椽,四壁不碍万里天。
水边笙簧成两部,月里山河收大千。
山中宰相尘中仙,杯如流星酒如泉。
饥蝉暝鸟莫浪语,净扫绿苔共醉眠。
水边笙簧成两部,月里山河收大千。
山中宰相尘中仙,杯如流星酒如泉。
饥蝉暝鸟莫浪语,净扫绿苔共醉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中宴饮图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和生活之享受的深切感悟。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流畅。
“长松下荫八尺椽,四壁不碍万里天。”这里描写的是一处依山而建的亭阁,其屋檐下的树荫遮蔽了阳光,而四周的建筑并不妨碍对外界广阔天空的观赏。这种布局营造出一种既封闭又开阔的空间感,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水边笙簧成两部,月里山河收大千。”水边的乐器声音分为两部分,与月光中的山河景致共同构成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大境界。这两句通过对听觉和视觉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了诗人所营造的美好世界。
“山中宰相尘中仙,杯如流星酒如泉。”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山中的宰相形象化为一位在尘世功名之外寻找超然自得的高官,而尘中仙则是指那些在俗世中保持着清净不染的精神境界。杯中酒如流星、泉水,形象地描绘了宴饮时的豪迈与自然和谐。
“饥蝉暝鸟莫浪语,净扫绿苔共醉眠。”最后两句诗则是在告诫那些在饥饿或黄昏时分的虫鸣不要打扰这份宁静。同时,诗人提议清扫青苔,与朋友共同沉醉于梦寐中。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享受,也是对内心世界的净化。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宴饮场景的描写,以及对隐逸生活向往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与精神自由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