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鱼早来人钓得,人却放之反不食
出处:《越鱼吟》
宋 · 徐照
越鱼生水中,专食水上禽。
禽又安知鱼,鱼自生机心。
越鱼早来人钓得,人却放之反不食。
禽又安知鱼,鱼自生机心。
越鱼早来人钓得,人却放之反不食。
鉴赏
这首诗《越鱼吟》由宋代诗人徐照所作,以“越鱼”为题,巧妙地描绘了自然界中一种独特的生存状态与人与自然的关系。
首句“越鱼生水中”,简洁明了地点明了鱼的生活环境——水中。接着,“专食水上禽”,进一步描述了鱼的饮食习惯,即专门捕食水面上的鸟类。这种特定的饮食选择,不仅体现了鱼的生存策略,也暗示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竞争关系。
“禽又安知鱼,鱼自生机心”,这两句诗则将视角转向了鱼与鸟之间的互动。诗人通过设问的方式,表达了鱼与鸟之间可能存在的不解与隔阂,同时也暗含了鱼为了生存而展现出的机智与决心。这里的“生机心”,既是对鱼生存本能的赞美,也是对自然界中所有生命为了生存而不懈努力的颂扬。
接下来,“越鱼早来人钓得,人却放之反不食。”这句诗揭示了人类与自然界的另一种互动方式——钓鱼。诗人通过这一行为,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与利用,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对生命的尊重与怜悯。在捕捉到鱼后,人们却选择了放生,这种行为不仅体现了人类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也反映了人类道德情感的升华。
整首诗通过“越鱼”的形象,巧妙地探讨了自然生态、生物生存策略、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类道德情感等多个层面的主题,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世界的深刻洞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