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羡书窗下,千峰出翠微
出处:《送元评事归山居》
唐 · 钱起
忆家望云路,东去独依依。
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
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
遥羡书窗下,千峰出翠微。
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
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
遥羡书窗下,千峰出翠微。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忆家:想念家乡。望云路:眺望远方的路。
独依依:孤独且依恋。
水宿:在水上过夜。
渔火:渔民的灯火。
竹扉:竹编的门。
寒花:寒冷季节的花朵。
酒熟:酒酿得差不多了。
山犬:山中的狗。
书窗下:书斋的窗户边。
翠微:青翠的山色。
翻译
怀念家乡,眺望云路,向东独自离去。夜晚在水上停留,跟随渔火的指引,山路漫步直到竹篱笆前。
寒冷的花朵似乎催促着酒的成熟,山中的狗因人的归来而欢喜。
远远地羡慕书斋窗外,那一座座山峰在翠绿的微光中若隐若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辞别返回山中居所的场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送别时的情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如“忆家望云路”与“东去独依依”,既展示了朋友离别时的心情,又映衬出诗人的留守孤寂。
"水宿随渔火,山行到竹扉"这两句通过描绘友人归途中的景象,营造了一种悠远宁静的氛围。这里,“渔火”指的是渔家晚上点燃的灯火,是渔民生活的一部分,而“竹扉”则是竹制成的门扇,这两者都成为友人归乡路上的风景,也象征着一种简单而纯粹的生活方式。
"寒花催酒熟,山犬喜人归"中的“寒花”可能指的是冬日里盛开的梅花,而“山犬喜人归”则是对自然界中生命对人类活动反应的一种描写,既增添了诗歌的情趣,也强化了归隐生活的宁静与和谐。
最后,“遥羡书窗下,千峰出翠微”一句,则让读者感受到诗人对于友人山中书房生活的向往。这里的“书窗下”暗示了一种安逸而专注的阅读生活,而“千峰出翠微”则是对自然景观的一种美好描述,突出了山居生活的清幽与雅致。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于朋友隐逸生活的理解和赞赏,以及自己内心深处对于宁静生活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