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忽思香炉云,荟蔚冠孤岫全文

忽思香炉云,荟蔚冠孤岫

出处:《送守哲归庐山
宋 · 司马光
哲公金陵来,神韵自孤秀。
京华三十春,高节愈幽茂。
烜赫公卿门,道俗日奔走。
自非趣尚合,一息不相就。
慷慨贤豪士,波溢千金富。
蔬饭苟有馀,秋毫未尝受。
嚣呶不可变,坚白如琼琇。
居然尚愁寂,终厌尘土臭。
忽思香炉云,荟蔚冠孤岫
振衣寻昔游,烟霞宛如旧。
络木藤蔓长,攫石松根瘦。
瀑泉响夜壑,乳管添春窦。
茅茨荫方丈,宴坐度清昼。
几席雨奇花,阶除驯猛兽。
方知物外乐,回视人寰陋。
慎勿露声光,愚迷将辐凑。

拼音版原文

zhégōngjīnlíngláishényùnxiù

jīnghuásānshíchūngāojiéyōumào

xuāngōngqīngméndàobēnzǒu

fēishàngxiāngjiù

kāngkǎixiánháoshìqiānjīn

shūfàngǒuyǒuqiūháowèichángshòu

áonáobiànjiānbáiqióngxiù

ránshàngzhōngyànchénchòu

xiāngyúnhuìwèiguānxiù

zhènxúnyóuyānxiáwǎnjiù

luòténgmànchángshísōnggēnshòu

quánxiǎngguǎntiānchūnbǎo

máoyìnwénzhàngyànzuòqīnghuà

huājiēchúxùnměngshòu

fāngzhīwàiguānghuíshìrénhuánlòu

shènshēngguāngjiāngcòu

注释

哲公:指有智慧和品德高尚的人。
孤秀:独特出众。
京华:京城。
幽茂:深沉繁茂。
烜赫:显赫。
奔走:纷至沓来。
趣尚:志趣。
一息:片刻。
慷慨:豪爽。
千金富:极富有的财富。
蔬饭:简朴饮食。
秋毫:丝毫。
嚣呶:喧闹。
坚白如琼琇:像美玉一样洁白无瑕。
愁寂:寂寞。
尘土臭:尘世的污浊。
香炉云:香炉峰的云雾。
孤岫:孤立的山峰。
振衣:整理衣衫。
昔游:昔日游历。
络木:树木。
攫石:抓住石头。
瀑泉:瀑布。
乳管:泉水源头。
茅茨:茅屋。
宴坐:静坐。
奇花:奇异的花朵。
驯猛兽:温顺的猛兽。
物外乐:超脱世俗的乐趣。
人寰陋:人间的狭隘。
声光:光芒。
愚迷:愚昧的人们。
辐凑:聚集。

翻译

哲公从金陵而来,风采独特出众。
他在京城度过三十个春天,高尚的节操更加深沉而繁茂。
显赫的官宦之家,僧俗两界每日纷至沓来。
若非志趣相投,他绝不轻易接近。
豪爽的贤士慷慨激昂,财富如江河满溢。
即使生活简朴,他也从未接受一丝一毫的奢华。
他的坚持不变,如同美玉洁白无瑕。
即便身处寂寞,也厌倦了尘世的污浊。
忽然想起香炉峰的云雾,那景色冠绝孤立的山峰。
他整理衣衫,追寻往昔的游历,美景依旧如烟霞缭绕。
树木藤蔓蔓延,松树扎根于瘦削的岩石。
夜晚的瀑布在山谷中回响,泉水滋养着春天的水潭。
简陋的茅屋下有一丈见方的荫蔽,他静坐度过清闲的白天。
雨后的几案上开满了奇异的花朵,台阶上驯养着温顺的猛兽。
这才明白超脱世俗的乐趣,回头看看人间的狭隘。
切勿显露光芒,否则愚昧的人们会蜂拥而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名为《送守哲归庐山》。从诗中可以看出,司马光是在送别自己的朋友守哲,而守哲即将回到庐山的居所。

诗中的“哲公金陵来,神韵自孤秀”表达了对守哲才华横溢、品格高洁的赞美。金陵通常指的是南京一带,这里可能是守哲曾到访之地。神韵和孤秀都在形容守哲的气质和才华,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京华三十春,高节愈幽茂”则是在描述司马光自己在京城待了三十个春天,而守哲的品行却更加高洁,这里的“幽茂”形容的是守哲品德的深厚与茂盛。

“烜赫公卿门,道俗日奔走”描绘了一幅世人为了名利而奔波劳碌的场景,而守哲则不为物喜,不为己悲,保持着自己的节操。

“自非趣尚合,一息不相就”表达了诗人与守哲虽有共同语言,但终究不能长久相伴,只能在心中珍惜这份难得的缘分。

“慷慨贤豪士,波溢千金富”赞美了守哲的高尚品格和不为世俗财富所动摇的坚定。

接下来的几句“蔬饭苟有馀,秋毫未尝受。嚣呶不可变,坚白如琼琇。”则是形容守哲清贫自守,即便是粗茶淡饭也不曾贪图过剩,更没有接受过不正当的财物,他的心性如同琼瑶般纯洁无暇。

“居然尚愁寂,终厌尘土臭”表达了诗人对世间喧嚣和污浊的厌倦,以及对守哲能够超脱尘俗的羡慕。

随后的“忽思香炉云,荟蔚冠孤岫。振衣寻昔游,烟霞宛如旧。”则是在回忆与守哲共同度过的时光,那些美好的记忆犹如香炉升腾的云气,令人难忘。

“络木藤蔓长,攫石松根瘦”描绘了守哲归隐之地的自然景象,表达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瀑泉响夜壑,乳管添春窦。”则是在形容庐山的自然美景,瀑布在夜晚的回声和乳石间的泉水,都为庐山增添了生机与诗意。

“茅茨荫方丈,宴坐度清昼”描绘了一种隐逸生活,其中茅茨即草房,守哲在这样的环境中宴坐,以此度过清净的时光。

最后,“几席雨奇花,阶除驯猛兽。方知物外乐,回视人寰陋。”则是在表达诗人通过这次送别,终于明白了超脱世俗的快乐,回首往事,发现人间纷争与喧嚣原来是那么渺小和局限。

“慎勿露声光,愚迷将辐凑”则是在告诫守哲在归隐之地要保持低调,不要过度展现自己的才华,以免招惹世俗的纠缠。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事变迁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高洁品格的赞美,以及对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