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胥既仗剑,范蠡亦乘流
苍茫万象开,合沓闻风水。
洄沿值渔翁,䆗窱逢樵子。
云开天宇静,月明照万里。
早雁湖上飞,晨钟海边起。
独坐嗟远游,登岸望孤洲。
零落星欲尽,朣胧气渐收。
行藏空自秉,智识仍未周。
伍胥既仗剑,范蠡亦乘流。
歌竟鼓楫去,三江多客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日落:傍晚的太阳。草木阴:树木被夕阳余晖染成阴影。
泊:停泊。
江汜:江边的浅滩。
苍茫万象:广阔的景象。
合沓:交错。
渔翁:打渔的老人。
樵子:砍柴的人。
云开:云层散开。
天宇静:天空宁静。
早雁:清晨的大雁。
晨钟:清晨的钟声。
孤洲:孤立的小岛。
零落星:稀疏的星星。
朣胧:朦胧。
行藏:行为和隐藏的心事。
智识:智慧。
伍胥:伍子胥。
范蠡:历史人物,善于隐退。
鼓楫:划桨。
客愁:旅人的忧愁。
翻译
夕阳西下,草木笼罩在阴影中,小船停靠在江边的浅滩。广阔无垠的景象逐渐展开,风声水声交织在一起。
沿着江边,我遇见了打渔的老翁,又偶遇砍柴的樵夫。
云散天空清朗,明亮的月光照耀万里大地。
清晨,大雁在湖面飞翔,海边传来悠扬的钟声。
独自坐着感叹远方的旅程,踏上岸边眺望孤独的小岛。
星星稀疏,夜色渐深,朦胧的气息开始收敛。
人生的行止和隐藏的心事,我独自掌握,智慧却还不够全面。
伍子胥挥剑前行,范蠡则选择顺流而下。
歌唱完毕,我划桨离去,三江之畔,客人心中充满愁绪。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的自然风光画面,诗人通过对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孤独。开篇“日落草木阴”、“舟徒泊江汜”,设置了一种暮色中停泊的小船和旅人的氛围,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气息。
接下来的“苍茫万象开”、“合沓闻风水”,则是对景物丰富多变的感受,万象更新之中,听到了江水与风的交响,给人以深远和神秘的感觉。诗人通过“洄沿值渔翁”、“䆗窱逢樵子”,描绘了渔夫、樵夫等隐逸生活的宁静和谐调,表现出一种向往自然、逃离尘世的思想情操。
中间部分“云开天宇静”、“月明照万里”,则是对夜景的描写,云开露天,月光如洗,这种境界使人心灵得以净化和升华。“早雁湖上飞”、“晨钟海边起”,则是对早晨生活的一种描绘,表现了自然界在早晨的生机与活力。
后半部分“独坐嗟远游”、“登岸望孤洲”,诗人表达了自己独自旅行的感受和对远方的向往,通过登上岸边,望着那孤立的岛屿,抒发出了深深的怀念与思索。接着“零落星欲尽”、“朣胧气渐收”,则是夜色加深,星光稀疏,天际渐渐显现出淡淡的曦光,这种景象也映照出诗人内心世界的寂静与平和。
最后,“行藏空自秉”、“智识仍未周”,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命旅程中许多事物尚未领悟、理解的感慨。随后“伍胥既仗剑”、“范蠡亦乘流”,通过历史人物的引用,强化了诗人的这种情怀和生活态度。“歌竟鼓楫去”、“三江多客愁”,则是对旅途中所感所思的一种总结,诗人在结束自己的歌唱后,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的描写和对内心世界深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