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肃夜气寂,皎皎素沆漭
好景会人心,宿约每不爽。
蓐收溅明河,玉露洗穹壤。
肃肃夜气寂,皎皎素沆漭。
飞出未半弓,已照天地广。
兹夕岂易得,久矣俟清赏。
云师谁尔忤,屏翳蔽虚敞。
万事不可必,变化如反掌。
太清一滓秽,幽娥动悬想。
谁为披层霄,快哉心技痒。
闻君洗瓦盏,倒游有馀盎。
何当数列炬,酣歌散清响。
有月固来游,无月须一往。
注释
散怀:闲适的心情。俦:同伴。
风月:美丽的风景和月色。
兹:此。
宿约:旧有的约定。
爽:准确,不失期。
蓐收:古代神话中的秋季之神。
穹壤:天空大地。
皎皎:明亮的样子。
素沆漭:白茫茫的广阔。
太清:天空最高处。
滓秽:污点。
幽娥:嫦娥。
悬想:遐想。
披层霄:穿透云层。
快哉:痛快。
瓦盏:瓦制的酒杯。
盎:盛酒的器皿。
列炬:排列的火把。
酣歌:畅快地唱歌。
有月固来游:有月亮的时候自然会来游玩。
无月须一往:没有月亮也要去一趟。
翻译
谁能共享我这闲适的心情,风月美景我独赏。美好的景色契合人的心意,旧约常常如期实现。
秋神蓐收洒落银河,明亮的露水洗净天空大地。
夜晚寂静,白茫茫的清冷浩渺。
月亮刚升起一半,已经照亮了广阔的天地。
这样的夜晚实属难得,长久以来期待着清雅的欣赏。
云师(指云神)为何触怒你,让乌云遮蔽了天空的开阔。
世间万物难以预料,变化无常就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高洁的太空被一点污秽玷污,引发我对幽深嫦娥的遐想。
谁能帮我穿透层层云霄,让我心情舒畅。
听说你清洗瓦盏,倒映出盈余的酒液。
何时能相聚,举杯畅饮,歌声清亮。
有月时自然来游,无月时我也前往。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中秋夜与同僚相聚于月下之景。开篇“散怀谁与俦,风月兹吾赏”表达了诗人在这美好夜晚所享受的悠闲自得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好景会人心,宿约每不爽"则强调了美好的景致总能召集人们的心,而之前的约定也从未失信,这里展示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美景的珍视。
接下来的“蓐收溅明河,玉露洗穹壤”描绘了一幅清澈的月光如水般流淌,润泽大地的画面,展现了中秋之夜的宁静与纯净。
"肃肃夜气寂,皎皎素沆漭"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安静和明亮,月光如同洁白的绸缎一般柔和地铺陈开来。
“飞出未半弓,已照天地广”则是对月亮的高度赞美,它尚未升至夜空的一半,却已经能够普照大地,表现了诗人对于明月的无限喜悦。
"兹夕岂易得,久矣俟清赏"表达了这样的良宵难得,长久以来一直期待着能在这样一个清朗的夜晚中得到满足。
然而,“云师谁尔忤,屏翳蔽虚敞”却转而描绘了一种意外的情形,即便是这美好之夜,也可能会被云雾所遮挡,这或许是诗人对于不可预测的自然界的一种感慨。
“万事不可必,变化如反掌”则深化了这种感慨,提醒我们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中,没有什么可以确保不变。
接着,“太清一滓秽,幽娥动悬想”中“太清”可能指的是诗人心中的那份难得的宁静,而“幽娥”则是对月亮的一种描写,它激发了诗人的遐想和情感。
"谁为披层霄,快哉心技痒"中,“披层霄”可能是指清晨的露珠或是云雾,而“快哉心技痒”则表达了一种内心的满足与喜悦,这可能是诗人对于美景、友情以及艺术创作的一种愉悦。
"闻君洗瓦盏,倒游有馀盎"中,“洗瓦盏”和“倒游有馀盎”都是对饮酒之乐的形容,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宴饮畅谈、欢聚一堂的情景。
最后,“何当数列炬,酣歌散清响。有月固来游,无月须一往。”则是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时光的一种期待和向往,不论是否有明月,都愿意去享受那份悠然自得的旅程。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景致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一个关于美好友情、自然赏析以及对于生活和艺术的热爱与追求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