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孤禅苑树,香积梵厨粮
出处:《觉生诗赠吴启元》
明 · 胡应麟
役役浮生内,先登大觉场。
恒河初舍筏,苦海骤回航。
绿绮声谁和,青衫债渐偿。
因缘投翠柏,梦寐熟黄梁。
宝座悬空阔,珠林搆渺茫。
玄心偕去住,圣谛彻行藏。
杖锡凌风露,袈裟傲雨旸。
乾坤怡草屩,岁月度绳床。
说法高峰外,谈经巨石傍。
楞伽持处密,般若诵来长。
磊落机锋契,逡巡棒喝忘。
散花摩诘幻,筛粟惠能狂。
绝岛驱龙伯,遥空蹑象王。
给孤禅苑树,香积梵厨粮。
慧日三天覆,慈云十地翔。
愿携金色臂,投袂入清凉。
恒河初舍筏,苦海骤回航。
绿绮声谁和,青衫债渐偿。
因缘投翠柏,梦寐熟黄梁。
宝座悬空阔,珠林搆渺茫。
玄心偕去住,圣谛彻行藏。
杖锡凌风露,袈裟傲雨旸。
乾坤怡草屩,岁月度绳床。
说法高峰外,谈经巨石傍。
楞伽持处密,般若诵来长。
磊落机锋契,逡巡棒喝忘。
散花摩诘幻,筛粟惠能狂。
绝岛驱龙伯,遥空蹑象王。
给孤禅苑树,香积梵厨粮。
慧日三天覆,慈云十地翔。
愿携金色臂,投袂入清凉。
鉴赏
这首诗《觉生诗赠吴启元》是明代诗人胡应麟所作,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诗中“役役浮生内,先登大觉场”开篇即以“役役”形容人生的忙碌与奔波,紧接着提到“大觉场”,暗示了佛教修行的起点,表达了诗人对于佛教精神的追求和向往。
“恒河初舍筏,苦海骤回航”运用了恒河与苦海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从世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开始修行的过程。诗人在这里强调了从苦难中解脱的重要性,以及修行的急迫性。
“绿绮声谁和,青衫债渐偿”则进一步描述了修行过程中的内心变化,绿绮声可能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而青衫债渐偿则暗示了通过修行逐渐偿还了内心的烦恼与债务。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与个人修行的体验。诗中充满了对清净、解脱、智慧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探索。胡应麟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思想,将佛教的教义与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合在一起,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