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有骨为祟,眼底无计藏身
出处:《郧中杂言八首》
明 · 王世贞
上书时时不报,往事忽忽自嗔。
腰间有骨为祟,眼底无计藏身。
腰间有骨为祟,眼底无计藏身。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郧中杂言八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上书未得回复的无奈与感慨,以及对过去时光流逝的自责情绪。
首句“上书时时不报”,点明了诗人曾多次向朝廷或上级呈递文书,却始终没有得到回复。这反映了官场的冷漠与效率低下,也体现了诗人对自身遭遇的不满和无奈。
次句“往事忽忽自嗔”,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这里的“嗔”字,既有对往事的后悔之意,也有对时间无情的愤怒之情。诗人似乎在责怪自己过去的行为或决策,同时也对时间的不可逆转感到遗憾。
接下来的两句“腰间有骨为祟,眼底无计藏身”,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内心状态。其中,“腰间有骨为祟”可能暗指内心的某种负担或困扰,如道德压力、责任重担等;“眼底无计藏身”则表达了诗人感到无处可逃的焦虑和困惑,仿佛无论走到哪里,都摆脱不了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面对官场不公和个人困境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时间流逝和自我反思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