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悉细碎,寓目疑无全
摩腾导其流,僧伽鼓其澜。
乃建窣堵波,高标屹参天。
划如五彩虹,上与青霄干。
兹塔更奇古,层檐俯通川。
江山递隐见,万象森回环。
公子抱远韵,登临眇风烟。
仰穿龙蛇穴,旁瞰日月悬。
茫茫悉细碎,寓目疑无全。
归来吐妙句,字字劳精甄。
嗟我方屏处,胜游阻清缘。
幸窥慈恩作,如见众宝山。
宗风久寂寞,纻絮何其寒。
安得师子吼,震此龙象筵。
关弓挟白羽,櫜鞬相周旋。
当分宝塔坐,一瞬三万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纲所作的《次韵和曾徽言登北禅寺塔》。诗中描绘了北禅寺塔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登塔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佛教入中土,贝多凡几翻”点明了佛教传入中国的背景,以贝多(佛经)的翻阅次数象征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接着“摩腾导其流,僧伽鼓其澜”赞扬了摩腾和僧伽在佛教传播中的贡献。以下几句“乃建窣堵波,高标屹参天。划如五彩虹,上与青霄干”描绘了窣堵波(佛塔)的雄伟壮观,与天空相连,如同彩虹一般。
“兹塔更奇古,层檐俯通川”进一步描述了这座塔的独特之处,层层檐角向下俯视着河流。接下来“江山递隐见,万象森回环”则展现了塔周围自然景色的变换与丰富,万物围绕着塔旋转。
“公子抱远韵,登临眇风烟”写出了诗人在塔上的感受,仿佛与远方的韵律相呼应,置身于云雾之中。接下来的“仰穿龙蛇穴,旁瞰日月悬”描绘了诗人从塔内向上穿过如同龙蛇洞穴般的结构,同时从侧面俯瞰到日月高悬的情景。
“茫茫悉细碎,寓目疑无全”表达了诗人对塔内景象的复杂感受,似乎一切都在细微之处,让人难以把握整体。最后“归来吐妙句,字字劳精甄”表明诗人回到地面后,将这次登塔的感受化为诗句,每个字都经过精心挑选。
“嗟我方屏处,胜游阻清缘”表达了诗人未能亲自登塔的遗憾,但通过阅读曾徽言的诗作,仿佛亲历了这次胜游。接下来“幸窥慈恩作,如见众宝山”表达了诗人对曾徽言诗作的赞赏,仿佛看到了众宝山的景象。
“宗风久寂寞,纻絮何其寒”感叹了佛教宗风的衰落,比喻为寒风中的纻絮。最后“安得师子吼,震此龙象筵”表达了诗人希望有如狮子般的声音,能够唤醒沉睡的佛教宗风,让龙象(佛教中的神兽)的盛宴再次热闹起来。
“关弓挟白羽,櫜鞬相周旋”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场景,仿佛他手持弓箭,身披箭袋,在塔周围来回穿梭。
“当分宝塔坐,一瞬三万年”表达了诗人对宝塔的向往,希望能在宝塔中度过永恒的时间。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北禅寺塔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登塔时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蕴含了对佛教文化的深沉思考和对宗风衰落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