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人间无价双白璧,月色溪声共寒碧全文

人间无价双白璧,月色溪声共寒碧

出处:《题溪声月色图
明 · 林弼
人间无价双白璧,月色溪声共寒碧
暮云卷翳天茫茫,秋水生波风瑟瑟。
道人兴与庾公高,扁舟载月凌云涛。
洞箫赤壁漫呜咽,琵琶浔水空啾嘈。
何如二美足观听,锵锵鸣璆挂明镜。
潺湲可洗巢父心,婵娟解照潘郎鬓。
一机石动鸥鹭间,渍景却向图中看。
晴窗为君一披拂,耳根眼睫生秋寒。
我生江海归未得,山月溪风总相识。
明当重赋招隐翁,从子蓝桥访仙迹。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题溪声月色图》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人间无价双白璧”,以珍贵的白璧比喻月色和溪声,暗示其自然之美无可估量。接着,“月色溪声共寒碧”进一步渲染了清冷的意境,月光与溪流的音响交织成一片寒意盎然的碧色。

“暮云卷翳天茫茫,秋水生波风瑟瑟”描绘了傍晚时分,云雾缭绕,水面泛起涟漪,秋风微凉,营造出一种辽阔而寂寥的氛围。诗人将自己与庾亮(东晋名士)的雅兴相提并论,乘舟月下,感受着波涛汹涌的壮丽景色。

“洞箫赤壁漫呜咽,琵琶浔水空啾嘈”借用了历史典故,洞箫在赤壁的回响中显得哀婉,琵琶在浔阳江边则空留寂寥之声,增添了画面的历史感和音乐性。

“何如二美足观听”赞美了画面中的月色和溪声之美,如同鸣璆(古代乐器)挂在明镜之上,清脆悦耳。接下来,诗人又以巢父(隐士)和潘郎(形容美男子)的典故,强调这些美景能洗涤心灵,照亮容颜。

“一机石动鸥鹭间,渍景却向图中看”描绘了鸥鹭在画面中的动态,仿佛画面中的景致也能被观赏者所体验。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感慨,虽然身在江海未能归乡,但山月溪风的景象已深深印在心中,并预告了明日将再次描绘这幅画,探寻仙踪。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溪声月色图的意境,融合了自然景色、历史典故和个人情感,展现出诗人对山水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