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然珠在渊,晨夜光明媚
祢刺倏在前,喜有佳士至。
此客可曾有,良觌今乃遂。
夫岂燥湿同,未易折柬致。
乡邻道不谋,咫尺楚越异。
张范志苟合,千里盟弗背。
蟠木何假容,猗兰盖仝味。
吟咏浩篇章,口诵卷压几。
湛然珠在渊,晨夜光明媚。
谱接唐人传,句与唐人俪。
满贮风月襟,迥绝烟火气。
笔下戏群鸿,尤跨虞薛辈。
乐哉得新交,风期从此契。
张鼓于越门,聊为岁月记。
鉴赏
这首诗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古典文学中崇尚高洁与清新的审美观。诗人在开篇便以“老穷蛰一室”设定场景,营造出一种隐逸自得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老穷蛰”象征着诗人的淡泊名利和超然物外。随后的“独与圣贤对”则表明诗人虽然身处寂寞,但心灵深处却与古代圣贤相通,体现了诗人渴望精神交流的心境。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祢刺倏在前,喜有佳士至”一句,通过对来访者的欢迎和期待,展现了诗人对高尚友情的珍视。这里的“佳士”不仅指品德高尚之人,也暗含着与诗人志趣相投之意。
随后的几句“此客可曾有,良觌今乃遂。夫岂燥湿同,未易折柬致。”则是对来访者身份的推崇和对友情深度的感叹。诗人认为这位佳士难得,不易寻常规可循,更凸显了诗人对于高洁交游的追求。
“乡邻道不谋,咫尺楚越异。”这一句通过强调与普通乡邻的不同,反衬出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珍视以及这种非凡情谊的难能可贵。接下来的“张范志苟合,千里盟弗背”则是对深厚友情的誓言和承诺,表明了超越时空的坚定信念。
诗人通过“蟠木何假容,猗兰盖仝味。”这两句,借助自然景物比喻来表达自己与友人的情谊如同大自然中相辅相成的植物一般,不需伪装,只有真挚的情感才是最珍贵的。
“吟咏浩篇章,口诵卷压几。”这一句则展示了诗人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和传承,这里的“浩篇章”指的是广博深远的文化遗产,而“口诵卷压几”则描绘出诗人不仅是读者,更是这些经典的传播者。
接下来的“湛然珠在渊,晨夜光明媚。”通过将诗人的作品比作珍珠,强调其价值和光彩,这里的“湛然”暗示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信,而“晨夜光明媚”则描绘出诗人的心灵世界永远光明磊落。
“谱接唐人传,句与唐人俪。”这一句通过将自己的创作放在和唐代诗歌传统相承的高度上,表达了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同时也彰显了自家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
“满贮风月襟,迥绝烟火气。”这一句则是对诗人生活情趣的描绘,这里的“风月”象征着清新脱俗,而“烟火气”则代表了世俗尘嚣。诗人在这里明确表达了自己追求高洁生活,摒弃世俗纷扰的情怀。
“笔下戏群鸿,尤跨虞薛辈。”这一句通过对书写过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创作中的超脱感。这里的“群鸿”比喻为高飞远行的鸟类,而“虞薛辈”则是古代贤者,这里暗示着诗人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够穿越时空,与历史上的贤达对话。
最后,“乐哉得新交,风期从此契。”这一句是对新结交友情的喜悦之情,以及这种友谊将成为生命中重要记忆的一种承诺。而“张鼓于越门,聊为岁月记”则通过设想自己在远方边陲敲击战鼓,以此作为纪念岁月流转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和友情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美好期待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