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否泰卷舒公自悟,不须端筴问君平全文

否泰卷舒公自悟,不须端筴问君平

宋 · 吕陶
当年累疏彻尧廷,不为虚名自得名。
霜雪盛来松秀茂,风波散后水澄清。
红尘渐与高情隔,绿发应随喜气生。
否泰卷舒公自悟,不须端筴问君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吕陶所作的《次韵李才元舍人二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当年累疏彻尧廷”开篇,借古喻今,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上那些敢于直言进谏的贤臣的敬仰之情。接着,“不为虚名自得名”一句,揭示了真正的名声并非来自虚妄的赞誉,而是源于个人的德行和贡献。

“霜雪盛来松秀茂,风波散后水澄清”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描绘,象征着历经风雨之后,事物的本质得以显现,正如松树在严冬中更加挺拔,水流在风浪过后更加清澈。这里暗含了诗人对于坚守正道、不畏艰难的品质的赞美。

“红尘渐与高情隔,绿发应随喜气生”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随着岁月的流逝,红尘的喧嚣逐渐与内心的高洁情感相隔,而绿发的生长则预示着内心的喜悦与满足。

最后,“否泰卷舒公自悟,不须端筴问君平”两句,借用了古代占卜师君平的故事,表达了诗人认为人生的顺逆起伏皆是自然规律,无需过分忧虑或寻求外力指引,重要的是个人能够自我领悟,顺应时势,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坚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历史典故的引用,展现了诗人对于高尚品德、内心平静以及顺应自然规律的生活态度的追求和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