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遣良工开下岩,要使珍材过天目
仓皇去越著南冠,头已如蓬口生醭。
无因可结孔方交,有药唯医管城秃。
新凉稍与灯火亲,学字颇惭蛇蚓曲。
罗纹重厚使守舍,铜雀不真非所蓄。
敢遣良工开下岩,要使珍材过天目。
君家旧物多锦藉,声若锵金眼鸲鹆。
前者一见首重稽,回视他山真碌碌。
公今遣一从我游,谨当配以蟾蜍玉。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朱翌的《谢人寄砚》,通过对砚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文化传承的珍视,以及个人学问和修养的自谦与追求。诗中充满了书卷气息和古雅情怀。
"老矣捐书卧看屋,尚记姓名供简牍" 这两句表明诗人年岁已高,但仍然沉浸于书海之中,对待过往的知识和学问依旧保持着敬畏之心。简牍是古代官府用以记录公文的木制文件,诗人将其与姓名并提,显示了对个人名誉的重视。
"仓皇去越著南冠,头已如蓬口生醭" 这两句通过对头发和帽子的描写,反映出诗人的年迈和学问修养。南冠通常指的是士人所戴之冠,而"头已如蓬口生醭"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头发灰白,已至老境。
"无因可结孔方交,有药唯医管城秃" 这两句表明诗人虽有心结交,但似乎找不到合适的方式,也许是在暗示自己学问不够深厚,无法与当时的学术界巨擘相提并论。
"新凉稍与灯火亲,学字颇惭蛇蚓曲"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自己的书法表示自谦,觉得自己的笔力不足,与古代书法大师相比,有所不及。
接下来的几句 "罗纹重厚使守舍,铜雀不真非所蓄。敢遣良工开下岩,要使珍材过天目" 描述了诗人对砚台的挑选和雕刻过程的重视,以及对物质质量的严格要求。
最后几句 "君家旧物多锦藉,声若锵金眼鸲鹆。前者一见首重稽,回视他山真碌碌" 描绘了砚台的珍贵和诗人对往事的回忆,以及对知识积累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砚台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学问修养的追求,对知识传承的尊重,以及个人能力的自知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