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至损益时,喟然自叹息
出处:《感咏二十首》
明 · 李时行
孔子五十龄,欣然常读易。
读至损益时,喟然自叹息。
益者终必损,损者必见益。
持盈在守谦,履盛当自抑。
盛衰互相倚,达者贵先识。
易理本元元,圣心相合一。
读至损益时,喟然自叹息。
益者终必损,损者必见益。
持盈在守谦,履盛当自抑。
盛衰互相倚,达者贵先识。
易理本元元,圣心相合一。
鉴赏
此诗以孔子五十岁时读《易经》至“损益”篇时的感慨为引,探讨了事物盛衰变化的自然规律与人的处世之道。孔子的叹息,既是对《易经》中“益者终必损,损者必见益”的哲学思考,也是对人生盛衰循环的深刻感悟。
诗中强调“持盈在守谦,履盛当自抑”,意即在事业或生活达到巅峰时,应保持谦逊,自我克制,以免盛极而衰。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文化中对平衡和谐的追求,以及对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视。
进一步地,“盛衰互相倚,达者贵先识”则指出盛衰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明智之人应当预见并准备应对这些变化。这不仅是对自然规律的洞察,也是对人生智慧的提炼。
最后,“易理本元元,圣心相合一”表达了《易经》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核心经典,其蕴含的道理与圣人之心相契合,强调了《易经》对于理解宇宙万物运行规律和指导人类行为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孔子的感慨和对《易经》的解读,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人生哲理,强调了谦逊、自制、预见性以及与自然规律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