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飞逼塞满空虚,蚊睫安巢却有馀
出处:《和程德裕颂五首 其二》
宋 · 黄庭坚
鹏飞逼塞满空虚,蚊睫安巢却有馀。
腊月火烧三界尽,从来灰里拨真如。
腊月火烧三界尽,从来灰里拨真如。
注释
鹏:大鹏鸟,古代神话中的巨鸟。逼塞:充满、挤满。
蚊睫:比喻极小的事物,如蚊子的眼睫毛。
安巢:安居筑巢。
馀:剩余,此处指绰绰有余。
腊月:农历十二月,冬季最冷的时候。
火烧三界:象征性的大火,三界通常指佛教中的天、人、阿修罗三界。
尽:全部烧完。
灰里拨:从灰烬中寻找或挖掘。
真如:佛教术语,指事物的真实本质或不变的真理。
翻译
大鹏展翅几乎填满了整个天空,小小的蚊子也能在巢穴中安然居住。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和程德裕颂五首(其二)》中的第二首。诗中以大鹏和蚊睫为喻,形象地描绘了对比鲜明的画面。大鹏象征着宏大和力量,它翱翔于天空,占据了广阔的空间,显示出无比的气势;而小小的蚊睫则在微小的巢穴中安然自得,显得多余而不起眼。
"鹏飞逼塞满空虚",描绘大鹏展翅飞翔,仿佛要填满整个虚空,展现了其宏伟的气概;"蚊睫安巢却有馀",则反衬出蚊睫的渺小,即使占据的空间微不足道,也能感到满足。接下来的两句"腊月火烧三界尽,从来灰里拨真如",进一步深化了对比,比喻世间万物在大火中化为灰烬,唯有真理(真如)能在灰烬中显现,暗示了诗人对超越世俗、追求真理的哲学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意象,寓言式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层面价值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