皋鱼子,抱树啼
出处:《皋鱼子》
明 · 郑善夫
陟阿丘以风,白杨摇摇朝暮中。
乌栖白杨树,飞过阿丘宫。
皋鱼子,抱树啼。
为我问终风,何事无已时。
父母不得养,儿心亡绝期。
儿心有绝期,木华落尽风不吹。
乌栖白杨树,飞过阿丘宫。
皋鱼子,抱树啼。
为我问终风,何事无已时。
父母不得养,儿心亡绝期。
儿心有绝期,木华落尽风不吹。
鉴赏
这首诗名为《皋鱼子》,是明代诗人郑善夫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凄凉的画面,通过白杨树、乌鸦、皋鱼子等意象,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悲凉。
“陟阿丘以风,白杨摇摇朝暮中。” 开篇即以“阿丘”为背景,借白杨树的摇曳不定,暗示了环境的动荡和生命的无常。白杨树在晨昏交替间摇摆,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乌栖白杨树,飞过阿丘宫。” 乌鸦栖息于白杨树上,又飞过阿丘宫,这一场景充满了孤独与哀愁。乌鸦的飞翔,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隐喻着生命的迁徙与离散。
“皋鱼子,抱树啼。” 皋鱼子紧紧抱住白杨树,发出啼哭之声。这不仅是对生命脆弱的直接描绘,也是对失去父母庇护的孤儿的同情与哀悼。
“为我问终风,何事无已时。” 这句话表达了对命运不公的质问,询问为什么苦难没有尽头。体现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关怀和对弱者的同情。
“父母不得养,儿心亡绝期。” 描述了孤儿因父母不在身边而感到绝望的心情,表现了失去亲人后的孤独与痛苦。
“儿心有绝期,木华落尽风不吹。” 最后一句以木华(树木的花叶)的凋零比喻生命的消逝,即使风吹过,也无法唤醒枯萎的生命。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以及面对死亡时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生命在自然和社会中的脆弱与悲凉,表达了对孤儿的同情和对命运不公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