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
出处:《送曹郎中南归时南中用军》
唐 · 李洞
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
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
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
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
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桂水:指桂江,古代南方河流。谪仙:被贬谪的仙人,比喻诗人自己。
绦:丝带,这里指官员的腰带。
象笏:象牙做的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记事板。
蛮船:指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船只。
鼙:古代的一种小鼓,用于军中。
软:形容海气使鼓声变得柔和。
江风:江上的风。
激箭偏:形容风力大,使箭矢偏离原方向。
罢郎:辞职或免官的官员。
乱里:指社会动荡时期。
帝远:皇帝身处高位。
岂知:怎能知道。
贤:贤能的人。
翻译
桂水清澈映天空,南行归乡如被贬的仙人。身佩细绳象牙笏,购买布匹接蛮族船只。
海雾蒸腾使战鼓声柔软,江风吹过使箭矢偏斜。
在动乱中结束官职,皇帝远在上位怎知我贤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叫做曹郎的中级官员南归时的情景。首句“桂水净和天,南归似谪仙”中的“谪仙”指的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仙,这里用来形容曹郎南归时的优雅与超脱,给人一种仙风道骨的感觉。“桂水”可能是指某个地方的河流,以桂花闻名,水质清澈。
接着,“系绦轻象笏,买布接蛮船”中,“系绦”意指装饰或系缚,“轻象笏”则是一种古代用来装饰或者记录用的器物,而“买布接蛮船”则是说曹郎在南方的蛮地(可能指的是今天的云南、贵州一带)购买了布匹,并准备搭乘当地的船只继续他的旅程。这里展现了诗人对南方异域风情的描绘。
第三句“海气蒸鼙软,江风激箭偏”则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海气蒸鼙软”可能指的是海边潮湿温暖的空气,而“江风激箭偏”则形容江上的风非常大,以至于能使箭一般的物体被吹得斜飞。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南归之旅中的感受。
最后,“罢郎吟乱里,帝远岂知贤”则是诗人表达了一种无奈和悲凉的情感。“罢郎”可能指的是诗中的人物曹郎,而“吟乱里”则是在说他在动荡不安的环境中吟唱着什么。末尾两字“帝远岂知贤”则是表达了一种对君主远离、不知忠良之人的忧虑或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人物行程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南方的向往,以及对友人的祝福与牵挂。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权力中心远离而不知贤才的哀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