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驰章奏叩天关,只愿归来老故山
出处:《送王龟龄得请还乡 其一》
宋 · 吴芾
两驰章奏叩天关,只愿归来老故山。
愧我尚留牵吏役,羡君先去得身闲。
冥鸿已逐高风举,倦鸟终随落照还。
尚拟杖藜寻旧约,雁峰深处共跻攀。
愧我尚留牵吏役,羡君先去得身闲。
冥鸿已逐高风举,倦鸟终随落照还。
尚拟杖藜寻旧约,雁峰深处共跻攀。
注释
两驰:快速地。章奏:奏章。
叩天关:呈上奏章询问天庭。
故山:故乡的山。
愧我:我感到惭愧。
尚:仍然。
牵吏役:被官事牵累。
得身闲:得到身心的清闲。
冥鸿:孤独的鸿雁。
高风举:高飞的清风。
倦鸟:疲倦的鸟儿。
落照:夕阳。
杖藜:拄杖。
寻旧约:寻找旧日的约定。
雁峰:雁峰(可能指代某座有雁群栖息的山峰)。
共跻攀:一起攀登。
翻译
他快速呈上奏章叩问天庭,只希望能回到那久居的老山我惭愧自己仍被官事牵累,羡慕你已能早早摆脱,享受清闲
孤雁已随着高飞的清风展翅,疲倦的鸟儿也终将随着夕阳归巢
我还打算拄杖寻找旧日约定,与你一同深入雁峰攀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芾的《送王龟龄得请还乡(其一)》。从鉴赏角度来看,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归乡的送别之情,以及自己未能辞官返乡的羡慕与自责。
"两驰章奏叩天关,只愿归来老故山。" 这两句点出了朋友王龟龄得以还乡的喜悦,而诗人自己则仍留在朝廷为官,只能向往着回到故土的愿望。
"愧我尚留牵吏役,羡君先去得身闲。" 诗人表达了对未能辞官的自责与羡慕之情,感叹自己的职务束缚,而朋友却已获得解脱,享受到了自由。
"冥鸿已逐高风举,倦鸟终随落照还。" 这两句以比喻的手法描绘了秋天的景象,借此表达诗人对朋友离去的不舍,以及内心的寂寞。
"尚拟杖藜寻旧约,雁峰深处共跻攀。" 最后两句则表明诗人仍然怀念与王龟龄之间的旧约,希望未来有机会可以在雁峰深处共同攀登,这里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和深厚的友谊,同时也透露出当时文人的辞官归隐的普遍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