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岸层轩早避名,直东何处问蓬瀛
出处:《云洲草堂为姚柱史泽山乃祖题二首》
明 · 卢宁
高岸层轩早避名,直东何处问蓬瀛。
鲤湖隐隐氤氲布,蟹穴盈盈雺雾生。
一点太虚閒自障,半潭寒影照心明。
风云已附龙孙去,老听沧浪歌濯缨。
鲤湖隐隐氤氲布,蟹穴盈盈雺雾生。
一点太虚閒自障,半潭寒影照心明。
风云已附龙孙去,老听沧浪歌濯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云洲草堂周围自然景观的壮丽与幽静。
首联“高岸层轩早避名,直东何处问蓬瀛”以“高岸层轩”象征云洲草堂的地理位置之高,远离尘嚣,隐逸之气油然而生。诗人似乎在说,这里早已超脱了世俗名利的束缚,不再寻求蓬瀛仙境的虚幻追求,而是找到了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颔联“鲤湖隐隐氤氲布,蟹穴盈盈雺雾生”进一步描绘了云洲草堂周围的自然环境。鲤湖的水汽弥漫,仿佛是天地间的一片朦胧,而螃蟹洞穴中则充满了湿润的雾气,生动地展现了湖泊与湿地的生态景象。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颈联“一点太虚閒自障,半潭寒影照心明”转而聚焦于个人内心的感受。诗人仿佛在说,即使在广阔的宇宙中,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宁静之地,如同半潭寒水中映照出的心灵之光,明亮而纯净。这表达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洞察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
尾联“风云已附龙孙去,老听沧浪歌濯缨”以风云变幻、龙孙离去的自然现象,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更迭。诗人在这里选择倾听沧浪之水的歌声,以洗涤心灵,暗示了他对于自然和谐与内在平静的追求。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境界,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