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宫群彦时相问,何似官街有米颠
出处:《试院唱和二首 其二》
元 · 欧阳玄
进讲金华集众贤,礼闱御命拜君前。
花摧蜡炬同清夜,饼餤红绫忆昔年。
龙尾步随黄阁老,鹄头书下紫微天。
南宫群彦时相问,何似官街有米颠。
花摧蜡炬同清夜,饼餤红绫忆昔年。
龙尾步随黄阁老,鹄头书下紫微天。
南宫群彦时相问,何似官街有米颠。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试院中进行的学术交流场景,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氛围与深沉的历史感。诗人欧阳玄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士子们在金华集众贤之地,接受礼闱御命的情景。诗中“花摧蜡炬同清夜”一句,将夜晚的静谧与蜡烛的微光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庄重而略带凄美的意境,仿佛在清冷的夜晚,蜡烛的光芒与花朵一同凋零,象征着时光的流逝与知识的传承。
“饼餤红绫忆昔年”则通过食物的细节,唤起人们对往昔岁月的回忆,红绫包裹的饼餤,不仅是一种物质上的享受,更承载着历史的记忆与情感的寄托。这种对过去的怀念,体现了士子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
“龙尾步随黄阁老,鹄头书下紫微天”两句,形象地描绘了士子们跟随阁老的步伐,步入知识的殿堂,仿佛在紫微天下的广阔天地中,书写着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这里运用了龙尾、鹄头等意象,既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寓意着士子们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精神风貌。
最后,“南宫群彦时相问,何似官街有米颠”表达了诗人对南宫群彦的敬仰之情,同时也以“官街有米颠”为喻,赞美了那些在官场上能够保持真我、不随波逐流的智者。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思,展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学问、道德以及个人品格的追求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