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南阳谁守蒲谁宰,更赖褰帏使者车全文

南阳谁守蒲谁宰,更赖褰帏使者车

宋 · 廖行之
湘郡湘城四十馀,赋租无爽岁无虚。
三年自是澄清泽,一吏何能抚字书。
底事古人勤劝课,由来国计在阎闾。
南阳谁守蒲谁宰,更赖褰帏使者车

鉴赏

这首宋朝廖行之的《上湖南孙漕四首(其一)》描绘了湘郡地方官治理有方的景象。首句“湘郡湘城四十馀”,点明湘城历史悠久,地理位置显要;“赋租无爽岁无虚”则强调当地税收稳定,百姓负担适当,显示出良好的经济秩序。

“三年自是澄清泽”进一步赞扬了孙漕(湖南转运使)的政绩,三年间社会清明,百姓生活安定。“一吏何能抚字书”看似谦逊,实则肯定了孙漕作为地方官员的才能和付出,他关注民生,亲力亲为。

“底事古人勤劝课”引用古人勤勉教化百姓的道理,暗示孙漕的治理并非偶然,而是源于他的勤奋和对人民的关怀。“由来国计在阎闾”强调国家的繁荣稳定依赖于基层民众的安居乐业,孙漕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地方的国计民生。

最后两句“南阳谁守蒲谁宰,更赖褰帏使者车”以南阳的历史典故,寄寓对孙漕的期待,希望他能像古代贤能官员一样,继续造福一方,如同使者之车揭开帷幕,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整首诗赞美了孙漕的政绩,并表达了对地方治理的殷切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