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林三峡曾经耳,万壑千岩试举头
出处:《送持后过越》
宋 · 许景衡
永嘉竹阁谈空相,自是僧中第一流。
尽放衲僧来听讲,也容禅子不相谋。
二林三峡曾经耳,万壑千岩试举头。
提取净瓶涓滴许,有时散作五湖秋。
尽放衲僧来听讲,也容禅子不相谋。
二林三峡曾经耳,万壑千岩试举头。
提取净瓶涓滴许,有时散作五湖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在竹阁中谈论佛法的场景,展现了其在僧侣中的卓越地位。诗人通过“永嘉竹阁谈空相”开篇,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氛围,暗示了高僧的超凡脱俗与深邃的智慧。接着,“自是僧中第一流”一句直接点明了高僧在僧侣群体中的非凡地位。
“尽放衲僧来听讲,也容禅子不相谋”两句,生动地描绘了高僧讲经时的盛况,不仅吸引了众多僧人前来聆听,连禅子们也愿意参与其中,但又保持一定的距离,显示出高僧讲经的影响力和独特魅力。
“二林三峡曾经耳,万壑千岩试举头”则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将听众的思绪带入更广阔的自然景观之中,仿佛在高僧的引领下,心灵得以遨游于山川之间,感受自然之美与佛法之妙。
最后,“提取净瓶涓滴许,有时散作五湖秋”以形象的比喻收尾,暗示高僧的教诲如同甘露,虽点滴,却能滋养人心,影响深远,有时甚至能化为秋日五湖的美景,寓意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高僧讲经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佛法的深邃与高僧的非凡魅力,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