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事多时疏杖屦,亦缘避俗屏冠巾全文

何事多时疏杖屦,亦缘避俗屏冠巾

出处:《易道录招饮 其四
宋 · 白玉蟾
诗疵得似维摩病,酒圣能如孟子醇。
何事多时疏杖屦,亦缘避俗屏冠巾

注释

诗疵:比喻诗人的才华带有一种病态之美。
维摩病:维摩诘是佛教人物,以其智慧著称,这里用来形容诗人的独特风格。
酒圣:指非常擅长饮酒的人。
孟子醇:孟子以深沉、醇厚的道德修养著称,这里形容酒量之大。
何事:为什么。
疏杖屦:远离拐杖和鞋子,表示隐居或淡泊生活。
避俗:避开世俗生活。
屏冠巾:不戴帽子和头巾,象征隐居或超脱世俗。

翻译

诗才如同患病的维摩诘,酒量胜过深沉的孟子醇厚。
为何长久以来远离拐杖和鞋子,也是为了避开世俗,不戴帽子和头巾。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白玉蟾的《易道录招饮》(其四)。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表达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意愿。

“诗疵得似维摩病,酒圣能如孟子醇。”这两句用了两个典故。首先,“维摩病”指的是佛经中的一位大菩萨维摩诘,他虽然患有疾病,但仍然能够超凡脱俗地讲解佛法。这里诗人将自己比作维摩诘,表明尽管自己的诗歌创作可能存在不足,但依旧能达至高深的境界。接着,“酒圣”和“孟子醇”则是指道家中的神仙与儒家的大哲孟子的修养。诗人自比为这两种文化象征,既显示了自己对于多重文化知识的掌握,也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醍醐的愿望。

“何事多时疏杖屦,亦缘避俗屏冠巾。”这里,“疏杖屦”指的是隐居山林的隐士,他们或许会用竹杖和草鞋来象征自己的清贫和脱俗。而“避俗屏冠巾”则是说诗人为了逃离世俗的纷扰,选择了隐藏自己的身份,不再穿戴世人的冠帽。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以及对心灵自由的渴望。通过隐居和简朴生活的方式,诗人试图达到一种精神上的自在和超脱。

总体而言,这段文字展现了一种文学与哲学的结合,既有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有对于社会俗世的批判和逃避。通过这种表达,诗人传递出了一种深刻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