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似塞垣来泣别,傍辕犹怯使君威
出处:《送程公明 其十》
宋 · 李新
登山临水送将归,身荫甘棠手挽衣。
不似塞垣来泣别,傍辕犹怯使君威。
不似塞垣来泣别,傍辕犹怯使君威。
注释
登山:徒步登山。临水:来到河边。
送将归:送你回家。
身荫:为…遮阴。
甘棠:一种常绿乔木,古人认为是贤者所种,此处代指友人。
手挽衣:亲手拉住你的衣服。
塞垣:边疆。
泣别:哭着告别。
傍辕:靠近车辕。
怯:害怕。
使君:古代对地方长官的尊称,此处指友人。
威:威严。
翻译
我登山涉水为你送行,亲手为你遮阳披衣。不像边疆离别时满含泪水,靠近车辕还畏惧你的威严。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新的作品,名为《送程公明》。从诗的内容来看,是诗人在送别一位将军归去的情景描写。
“登山临水送将归”,诗人以动作开篇,表达了送别的场景,同时也映衬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情感。这里的“将军”可能是指程公明,这个名字在宋代并不是很常见,因此可以推测这位将军可能是一位受到尊敬的人物。
“身荫甘棠手挽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送别时的温馨与和谐。甘棠通常指的是树木繁茂的地方,这里暗示了一种宁静而美好的环境。而“手挽衣”则是形容诗人在这温暖的环境中,轻轻地整理着衣襟,显示出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
“不似塞垣来泣别”,这一句通过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诗人此刻的情感与往日送别时的情感不同。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塞垣”常用来指边关或战场,表示远离家乡的地方。这里“不似塞垣来泣别”,可能是在暗示这次的送别并没有以往那么悲伤,或者是对比了一种更为平静的心情。
“傍辕犹怯使君威”,诗中的“傍辕”指的是车轮旁边,这里用来形容离别时的情景。而“犹怯”表达了依稀可见的、尚未完全消失的痕迹。整句话是在描绘即便是分别了,仍然能够感受到那位将军威严的气息。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送别的情景,展现了一种超越常情的平和与尊重。诗人没有过多地表达悲伤,而更多的是保持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对对方的敬重。这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在面对离别时,更倾向于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