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何至畔吾徒,拾此彼之嗜全文

何至畔吾徒,拾此彼之嗜

出处:《题柯德阳埽尘斋
宋末元初 · 方回
尧舜上圣姿,犹以学为事。
矧伊匪生知,不学知不致。
可学而不学,是谓自暴弃。
俯首就佔毕,又患学不至。
恭惟天地心,无极一生二。
阴阳既已判,太少二生四。
生生滋无穷,科斗积乳孳。
籀篆隶真行,同文或以异。
因继几前王,册府建中秘。
号为蓬莱山,校书及正字。
计资不量材,抱椠剔蠹蘱。
尸优副劣间,颠倒足笑喟。
之子读五车,便腹为箧笥。
合登天禄阁,太一照藜吹。
顾使跧蓬蒿,饭茹宫有侐。
陈蕃扫天下,借曰未得位。
扫我方册尘,我有笔为彗。
雠勘极精审,披阅尽劬瘁。
残火秦坑遗,断简汲冢出。
端倪究盘颉,古初探炎?。
五十衍蓍爻,九百采稗记。
微吟泣山精,幽啸却野魅。
净几如我心,暗室了无愧。
老夫敢苦口,曰此艺成易。
点画考讹讹,是亦学之次。
迩年斯道衰,无奈异端炽。
函谷青牛关,洛京白马寺。
敷落帝八言,为国膏肓祟。
杨墨合为一,不仁复不义。
外若示兼爱,实则内自为。
愚民欢趋之,此患恐未已。
儒冠不能辟,拔白立赤帜。
何至畔吾徒,拾此彼之嗜
太玄岂不奇,甘从高阁坠。
钟山说偏傍,奎运竟跋疐。
洙泗以至今,关洛最为粹。
知艰行尤艰,方寸宜默识。
勿谓周鼎沦,后无汉唐治。
大学久无儒,此亦见大意。
大匠操规矩,不执斧凿器。
当如九方皋,无以色见骥。

拼音版原文

yáoshùnshàngshèng姿yóuxuéwèishì

shěnfěishēngzhīxuézhīzhì

xuéérxuéshìwèibào

shǒujiùzhànyòuhuànxuézhì

gōngwéitiānxīnshēngèr

yīnyángpàntàishǎoèrshēng

shēngshēngqióng
dòu

zhòuzhuànzhēnxíngtóngwénhuò

yīnqiánwángjiànzhōng

hàowèipéngláishānxiàoshūzhèng

liángcáibàoqiànlèi

shīyōulièjiāndiāndǎoxiàokuì

zhīchē便biànwèiqiè

dēngtiāntàizhàochuī

使shǐquánpénghāofàngōngyǒu

chénfānsǎotiānxiàjièyuēwèiwèi

sǎofāngchényǒuwèihuì

chóukānjīngshěnyuèjìncuì

cánhuǒqínkēngduànjiǎnzhǒngchū

duānjiūpánjiéchūtànyánsuì

shíyǎnshīyáojiǔbǎicǎibài

wēiyínshānjīngyōuxiàoquèmèi

jìngxīnànshìlekuì

lǎogǎnkǒuyuēchéng

diǎnhuàkǎoééshìxuézhī

ěrniándàoshuāinàiduānchì

hánqīngniúguānluòjīngbái

luòyánwèiguógāohuāngchóng

yángwèirén

wàiruòshìjiānàishínèiwèi

mínhuānzhīhuànkǒngwèi

guānnéngbáichìzhì

zhìpànshèzhīshì

tàixuángāncónggāozhuì

zhōngshānshuōpiānbàngkuíyùnjìng

zhūzhìjīnguānluòzuìwèicuì

zhījiānxíngyóujiānfāngcùnshí

wèizhōudǐnglúnhòuhàntángzhì

xuéjiǔjiàn

jiàngcāoguīzhízáo

dāngjiǔfānggāojiàn

注释

尧舜:古代圣君。
学:学习。
矧伊:何况。
匪:非。
生知:天生智慧。
自暴弃:自我糟蹋和放弃。
佔毕:书籍。
患:担忧。
天地心:天地的智慧。
无极:无边无际。
太少:天地四方。
二生四:四方由两极衍生。
科斗:古代文字。
积乳孳:积累繁多。
籀篆隶真行:各种字体。
异:不同。
册府:中央藏书库。
中秘:核心机密。
蓬莱山:知识宝库。
校书:校对书籍。
正字:定字。
尸优副劣:地位尴尬。
颠倒:引人嘲笑。
五车:形容读书多。
便腹:满腹经纶。
天禄阁:朝廷藏书阁。
太一:帝王。
藜吹:微弱的风。
跧蓬蒿:困厄之中。
侐:宫廷职位。
陈蕃扫天下:志向宏大。
未得位:未居高位。
方册:书籍。
笔为彗:以笔为剑。
雠勘:校对。
劬瘁:劳累。
残火:残存的文献。
断简:破碎的竹简。
盘颉:文字起源。
炎?:古人智慧。
衍蓍爻:卦象推演。
采稗记:历史记载。
净几:洁净的书桌。
大匠:大师。
规矩:规则。
九方皋:识马的贤者。
色:外表。

翻译

古代圣贤尧舜,仍以学习为务。
更何况不是天生智慧,不学习就无法达到知识。
可以学习却不学,这是自我糟蹋和放弃。
低下头去研读书籍,却又担心学不到。
恭敬地思考天地之心,无极生出阴阳。
阴阳相生,形成天地四象。
生生不息,文字繁多累积。
各种字体各有特色,尽管同属文字。
继承前代王业,建立中央藏书库。
被誉为知识宝库,负责校对和定字。
考虑不足,只看表面才能。
地位尴尬,学问浅薄引人嘲笑。
此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
应能进入朝廷,受帝王赏识。
若非命运坎坷,也能在宫廷任职。
陈蕃志向宏大,即使未居高位。
清理书籍灰尘,我愿以笔为剑。
校对极其严谨,阅读劳累无比。
古籍残篇得以保存,如秦坑遗火、汲冢断简。
探究文字起源,探索古人的智慧。
卦象推演,历史记载详尽。
低声吟诵,驱散山精野魅。
心灵洁净如书桌,暗室无愧于心。
我直言不讳,学习并非难事。
细微之处需仔细校对,这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近年来学术衰落,异端思想兴起。
从函谷关到洛阳白马寺,儒家之道受侵蚀。
八言教诲不再流行,成为国家病根。
杨朱墨家看似兼爱,实则自私自利。
表面倡导博爱,内心却自相矛盾。
百姓盲目追随,此弊恐难消除。
儒者无力改变,只能另寻出路。
太玄学虽奇特,也难免被边缘化。
钟山之说偏颇,奎运命运复杂。
洙泗传承至今,关洛文化最为纯粹。
知易行难,内心深处应明悟。
不要以为周朝鼎盛不再,后世仍有汉唐盛世。
大学久无儒者,可见教育的重要性。
大师遵循规则,不拘泥工具。
应如九方皋识马,不以外表判断。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古代圣君尧舜的敬仰,以及学习和知识的重要性。开篇即提到尧舜,即便显露出诗人对于古圣先贤的崇敬之情。接着,诗中强调学问的必要性,无论是否天资聪颖,都须通过学习来获得知识和智慧。不仅如此,还指出那些有条件学习却不去学习的人是自暴自弃。诗中的“恭惟”一词流露出诗人对于自然法则和宇宙之心的敬畏。

随后的几句,诗人提到了对先王典籍的尊崇与整理,以及个人在学问上的追求。通过“校书及正字”、“抱椠剔蠹蘱”等表述,可以看出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严谨的态度。

中间部分,诗人自喻为读书之人,其知识广博如天禄阁所藏书籍。并通过“扫我方册尘”、“我有笔为彗”等句子,表达了自己在学问上的执着和对未知的探索。

后续部分,“五十衍蓍爻”等字眼中流露出诗人对于古典文献的深入研究,以及对历史记载的考证。通过“净几如我心”、“暗室了无愧”等句子,可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之清澈与学问上的自信。

末段,诗人提到了自己对于世道衰败的无奈,以及对异端邪说的批判。通过“函谷青牛关”、“洛京白马寺”等地名,表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对正统学术的维护。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学问修养,也反映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自我定位,以及在动荡不安的时代背景下对于知识真理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