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斜阁橹,二百顺流程
出处:《夜发吴城渡》
宋末元初 · 陈杰
秋风江上生,秋月渡头明。
人地籁俱寂,水天心共清。
一双斜阁橹,二百顺流程。
已泊还佳寐,城头劣四更。
人地籁俱寂,水天心共清。
一双斜阁橹,二百顺流程。
已泊还佳寐,城头劣四更。
注释
秋风:秋季的风。江上:江面上。
渡头:渡口。
明:明亮。
人地:人间和大地。
籁俱寂:一切声音都停止。
水天:水面与天空。
心共清:心境同样清澈。
一双:一对。
斜阁橹:倾斜的船舱栏杆上的桨。
二百:大约两百。
顺流程:顺着水流方向。
已泊:已经停靠。
佳寐:美好的睡眠。
城头:城楼。
劣四更:接近四更。
翻译
秋风吹过江面,明亮的秋月映照渡口。周围的人声和自然声响都消失,水天之间心境清澈。
船上的斜廊桨轻轻摇动,船只沿着河流平稳前行。
船已停泊,我安然入睡,城头的更鼓声才报出四更时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夜江上的宁静景象。"秋风江上生,秋月渡头明",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秋风轻拂江面,明亮的秋月映照在渡口的画面,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人地籁俱寂,水天心共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寂静,连人的呼吸声和自然的声音都消失不见,只剩下水天一色的清澈心境。
接下来的"一双斜阁橹,二百顺流程"通过细节描绘,展现了船只在江面上缓缓行驶的情景,斜阁的橹声与流水声交织,形成了一幅动态的画面。"已泊还佳寐,城头劣四更"则写出船家在泊船后安然入睡,时间已接近四更天,显示出夜晚的深沉和旅途的安宁。
整体来看,陈杰的《夜发吴城渡》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江上的行旅,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