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殊忧难,中原近若何
出处:《闻彰德寇起志感》
明 · 王世贞
南北殊忧难,中原近若何。
向来论守相,或恐致兵戈。
枳棘春偏晚,风霜暮自多。
始闻徵渤海,垂白竟蹉跎。
向来论守相,或恐致兵戈。
枳棘春偏晚,风霜暮自多。
始闻徵渤海,垂白竟蹉跎。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世贞所作的《闻彰德寇起志感(其二)》。诗人身处南北战乱之际,深感中原局势动荡不安。他忧虑国家的安危,对中央政府的决策表达了担忧,担心任命不当可能导致军事冲突。诗人以枳棘和风霜比喻时局艰难,春天的到来似乎也比往常迟缓,而傍晚的寒霜更是频繁。最后,诗人听到征讨渤海的消息,不禁感慨自己已年事已高,却未能在力所能及之时为国效力,蹉跎岁月,表达了壮志未酬的遗憾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在乱世中的忧国忧民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