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共东望,日向积涛生
出处:《送吕郎中赴沧州》
唐 · 无可
出守沧州去,西风送旆旌。
路遥经几郡,地尽到孤城。
拜庙千山绿,登楼遍海清。
何人共东望,日向积涛生。
路遥经几郡,地尽到孤城。
拜庙千山绿,登楼遍海清。
何人共东望,日向积涛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出守:指官员离开京城到地方出任太守等职。沧州:古地名,这里泛指作者即将赴任的地方。
旆旌:古代旗帜的总称,这里代指官府的仪仗。
几郡:泛指多处郡县,表示路途遥远。
地尽:地面的尽头,形容旅途的终点。
孤城:偏远的城池,这里指沧州。
拜庙:参拜庙宇,古代官员到任常有此仪式。
千山绿:形容山色青翠,环境优美。
登楼:登上高楼或城楼,常有远眺之意。
遍海清:视野所及,海面都显得清澈宁静。
何人:谁。
东望:向东眺望,通常含有思乡或期待之意。
日向积涛生:太阳从海上的波涛中升起,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景象。
翻译
离开京城前往沧州赴任,西风中旗帜飘扬为我送行。路途遥远经过多少郡县,一直走到这片土地的尽头,那座孤独的城池。
在群山环抱中参拜庙宇,满眼翠绿;登上高楼远眺,海面一片清澈。
有谁与我一同向东眺望,只见太阳从翻滚的波涛中升起。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壮阔之景。首句“出守沧州去,西风送旆旌”表明了吕郎中即将赴任沧州,而西风不仅带走了吕郎中的身影,也似乎带去了某种仪仗的气派。“路遥经几郡,地尽到孤城”则展现了一条长途跋涉至边疆孤城的艰辛旅程。接下来的“拜庙千山绿,登楼遍海清”描绘了吕郎中在途中的所见所感,拜访古庙,攀登高楼,对着浩瀚大海,心中必有不尽的思索和感慨。
尾联“何人共东望,日向积涛生”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留恋之情,以及面对东方浩渺天际,不禁感叹时光易逝,岁月匆匆。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递出一种淡淡的离愁和深沉的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