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树忽改色,秋风动其枝
出处:《立秋有感寄苏子美》
宋 · 欧阳修
庭树忽改色,秋风动其枝。
物情未必尔,我意先已悽。
虽恐芳节谢,犹忻早凉归。
起步云月暗,顾瞻星斗移。
四时有大信,万物谁与期。
故人在千里,岁月令我悲。
所嗟事业晚,岂惜颜色衰。
庙谋今谓何,胡马日以肥。
物情未必尔,我意先已悽。
虽恐芳节谢,犹忻早凉归。
起步云月暗,顾瞻星斗移。
四时有大信,万物谁与期。
故人在千里,岁月令我悲。
所嗟事业晚,岂惜颜色衰。
庙谋今谓何,胡马日以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忽:忽然。
改色:改变颜色。
物情:自然界的景物。
未必尔:未必如此。
我意:我内心。
恐:担心。
芳节谢:美好的时光消逝。
忻:欣喜。
起步:步入。
云月:云和月。
暗:昏暗。
四时:四季。
大信:规律。
期:预知。
故人:远方的朋友。
令:使。
悲:悲伤。
事业晚:事业起步晚。
颜色衰:容貌衰老。
庙谋:朝廷决策。
胡马:敌人的兵马。
日以肥:日益壮大。
翻译
庭院中的树木忽然改变了颜色,秋风吹动着它的枝叶。自然界的景物或许并非如此,但我内心已先感到凄凉。
虽然担心美好的时光会消逝,我还是欣喜于早早迎来清凉的秋季。
步入夜色中,云月昏暗,抬头看星辰移动。
四季更迭有规律,万物生长各有其时,谁能预知未来呢?
远方的朋友相隔千里,岁月流逝让我倍感悲伤。
遗憾的是我的事业起步太晚,又怎会不在意容貌的衰老。
朝廷的决策如今如何?敌人的兵马日益壮大。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立秋有感寄苏子美》,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远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己年华老去、事业未成的忧虑。首句“庭树忽改色,秋风动其枝”描绘了立秋时节庭院中树木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转。接着,“物情未必尔,我意先已悽”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凄凉,认为自然界的变迁并未改变他的心境。
“虽恐芳节谢,犹忻早凉归”流露出对秋天凉爽的到来感到欣慰,同时也隐含着对青春易逝的担忧。“起步云月暗,顾瞻星斗移”通过描绘夜晚景象,进一步渲染了时光匆匆的感觉。诗人感慨“四时有大信,万物谁与期”,四季更迭有其规律,但人生无常,令人感叹。
“故人在千里,岁月令我悲”直接抒发了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岁月催人老的哀愁。“所嗟事业晚,岂惜颜色衰”表达了对自己事业未竟的遗憾,即使容颜渐衰也不足惜。最后两句“庙谋今谓何,胡马日以肥”暗指边疆战事,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敌方势力日益强大的警惕。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感怀,又有对国家大事的关注,展现了欧阳修深厚的忧国忧民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