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思无限情,与云同来去
出处:《相思岭》
清末民国初 · 施梅樵
何代相思人,种此相思树。
相思树已花,相思人何处。
我过相思岭,岭头皆烟雾。
遮断相思人,隔断相思路。
相思无限情,与云同来去。
试问岭头人,相思究何故。
相思树已花,相思人何处。
我过相思岭,岭头皆烟雾。
遮断相思人,隔断相思路。
相思无限情,与云同来去。
试问岭头人,相思究何故。
鉴赏
这首诗《相思岭》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诗人施梅樵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自然景物的巧妙融合,展现了相思之情的深沉与复杂。
首句“何代相思人,种此相思树”,以疑问开篇,引出对相思之人的追忆与思考,仿佛在询问历史长河中,是哪一位痴情之人,种下了这棵承载着无尽思念的相思树。接着,“相思树已花,相思人何处”两句,将相思之情具象化为盛开的花朵,而相思之人却已不知所踪,表达了相思之人的离散与不可得,情感的失落与无奈跃然纸上。
“我过相思岭,岭头皆烟雾”,诗人亲自踏上了这片充满相思之气的土地,烟雾缭绕的景象不仅渲染了环境的神秘与朦胧,也象征着情感的迷离与难以捉摸。接下来,“遮断相思人,隔断相思路”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相思之情的不可逾越,如同山岭间的烟雾,将思念之人与之路完全隔绝,无法触及。
“相思无限情,与云同来去”,诗人将相思之情比作飘渺的云朵,随风起舞,无处不在,却又难以捕捉,形象地表现了相思之情的深远与飘忽不定。最后,“试问岭头人,相思究何故”,以一个疑问句结束,既是对自己内心深处情感的追问,也是对所有经历过相思之苦的人们的共鸣,引发读者对相思之因的深思。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丰富的情感表达,既有对相思之人的深切怀念,也有对情感本质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视角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