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留遗墨在人间,竹屋荒凉月如水
出处:《张溪云耕读图》
明 · 袁华
雨过青山麓,溪流涨新绿。
麦熟雉将雏,桑老蚕上簇。
荷锸朝出耕,释耕还读书。
行行负薪诵,咄咄带经锄。
门无石壕吏,户有毕卓瓮。
客至辄倾尝,嬉笑杂嘲讽。
此非桃花源,乃是朱陈村。
儿女毕婚嫁,含饴弄诸孙。
于戏髯张非画史,才比中郎亦无子。
空留遗墨在人间,竹屋荒凉月如水。
麦熟雉将雏,桑老蚕上簇。
荷锸朝出耕,释耕还读书。
行行负薪诵,咄咄带经锄。
门无石壕吏,户有毕卓瓮。
客至辄倾尝,嬉笑杂嘲讽。
此非桃花源,乃是朱陈村。
儿女毕婚嫁,含饴弄诸孙。
于戏髯张非画史,才比中郎亦无子。
空留遗墨在人间,竹屋荒凉月如水。
鉴赏
这首明代袁华的《张溪云耕读图》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卷。首句“雨过青山麓,溪流涨新绿”展现了雨后山间清新的景象,溪水因雨水而上涨,满眼翠色。接下来的“麦熟雉将雏,桑老蚕上簇”写出了农事的繁忙,麦子成熟,野鸡带着小雏鸟觅食,桑叶老了,蚕儿结成簇准备吐丝。
诗人通过“荷锸朝出耕,释耕还读书”描绘了农人既有勤劳耕作的一面,又有追求知识的精神,体现了古代士农工商并重的文化氛围。接着,“行行负薪诵,咄咄带经锄”进一步刻画了他们边劳作边吟诵的情景,生活虽然艰辛,但充满诗意。
“门无石壕吏,户有毕卓瓮”暗指这里没有苛政,人们生活安宁,家中备有美酒,待客热情。诗人以“客至辄倾尝,嬉笑杂嘲讽”描绘了村民间的和谐与欢乐。最后两句“此非桃花源,乃是朱陈村”,表明这里并非虚构的世外桃源,而是现实中的朱陈村,生活平凡而真实。
结尾处,诗人以“于戏髯张非画史,才比中郎亦无子”评价主人张溪,虽无画史之名,但才华不输古人,可惜未得后嗣。而“空留遗墨在人间,竹屋荒凉月如水”则表达了对张溪淡泊名利、遗世独立的敬佩,以及对竹屋主人生活境遇的感慨,月光洒落,更显其清冷寂寥。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乡村耕读生活,赞美了淳朴民风和恬淡的生活态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