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价售全书,钜款出后裔
清末民国初 · 祝廷华
集议既告成,冶盦儗凡例。
设局当夏初,纪年辛未岁。
夔若助校刊,孙宜掌会计。
半价售全书,钜款出后裔。
成书分后先,办事有次第。
决策然后行,于事罔不济。
讵至秋冬间,翰五忽长逝。
失兹柱石人,茫茫更谁继。
设局当夏初,纪年辛未岁。
夔若助校刊,孙宜掌会计。
半价售全书,钜款出后裔。
成书分后先,办事有次第。
决策然后行,于事罔不济。
讵至秋冬间,翰五忽长逝。
失兹柱石人,茫茫更谁继。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中国清末近现代初时期一个名为“消寒九集陶社”的文学团体为庆祝陶氏家族八百岁公宴时的筹备过程和所遇到的变故。诗中详细描述了从集议开始到公宴结束的整个活动流程,包括设立筹备局、制定计划、分工合作、财务管理和定价销售图书等环节。
诗中提到的“集议”是指集体讨论和决策的过程,“冶盦儗凡例”则可能指的是参照某种标准或惯例来行事。“夏初”和“辛未岁”分别指时间点和年份,表明活动发生在特定的时间框架内。
“夔若助校刊,孙宜掌会计”说明了参与活动的人员分工,夔若负责校对出版工作,孙宜则负责财务管理。通过“半价售全书,钜款出后裔”这一句,我们可以了解到图书的销售策略以及资金来源,即以较低的价格出售书籍,所得款项由陶氏家族后代提供。
“成书分后先,办事有次第”强调了活动的有序性和组织性,从开始到结束都有条不紊地进行。而“决策然后行,于事罔不济”则表达了在做出决定后执行行动,所有事情都能顺利进行的观点。
然而,诗中也提到了一个不幸的消息:“讵至秋冬间,翰五忽长逝。”这表明在活动进行到秋冬之际,一位关键人物——翰五突然离世,这无疑给整个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遗憾。最后,“失兹柱石人,茫茫更谁继”表达了对失去这位重要成员的深切哀悼,同时也暗示了后续活动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集体活动的重视和组织管理的艺术,还蕴含了对逝去同僚的怀念与哀思,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