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扶掖一济之,河伯诚所怜全文

扶掖一济之,河伯诚所怜

出处:《涉潞水
元末明初 · 王翰
早发黎城县,一水横其前。
其涘立行人,相聚声喧喧。
我问今何之,欲渡无所缘。
县官欲安桥,漂流随奔湍。
邑人议舟航,沙浅胶其船。
几人徒涉之,激射若洄涟。
相望无百步,艰险如登天。
我观古圣人,舟楫用济川。
杠梁有国政,使民无病褰。
圣人知有穷,而况私智焉。
退居待水落,王事匪可延。
扶掖一济之,河伯诚所怜
作诗识吾喜,书之山石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晨从黎城县出发时,面对一条横在面前的河流,以及河边聚集的行人的场景。通过与行人的对话,诗人了解到河水湍急,无法渡过,县城官员试图修建桥梁,但因水流湍急而未能实现。当地居民提议使用船只,但由于河床浅,船只被卡住了。诗人看到许多人徒手涉水,水流激荡如同漩涡。尽管相距不远,但涉水的艰难程度仿佛攀登天梯。

诗人感慨于古代圣人的智慧,他们利用舟楫来渡过江河,建立了桥梁以方便民众通行。诗人认为,国家的政治举措应当考虑到民众的福祉,不应过度依赖个人的聪明才智。在等待河水退去的时间里,诗人决定帮助渡过河流,希望得到河神的怜悯。他将这首诗刻在山石之上,以记录自己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对古代圣人智慧的敬仰,对国家治理中应关注民生的思考,以及在自然面前人类的渺小与坚韧。通过描绘涉水的艰难情景,诗人表达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态度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