黍稌暗阡陌,鹑雉足匕箸
宋 · 陆游
八月残暑退,秋声满庭树。
岂无四方志,衰病迫霜露。
辽东黄头奴,稔恶天震怒。
南北会当一,老我悲不遇。
子孙勉西迁,俗厚吾所慕。
约己收孤嫠,教子立门户。
黍稌暗阡陌,鹑雉足匕箸。
永为河渭民,勿惮关山路。
岂无四方志,衰病迫霜露。
辽东黄头奴,稔恶天震怒。
南北会当一,老我悲不遇。
子孙勉西迁,俗厚吾所慕。
约己收孤嫠,教子立门户。
黍稌暗阡陌,鹑雉足匕箸。
永为河渭民,勿惮关山路。
注释
残暑:残留的暑热。秋声:秋天的声音,指秋风吹过树叶的声音。
四方志:远大的志向或抱负。
衰病:年老体衰和疾病。
辽东:古代中国东北地区。
稔恶:长期作恶,罪行累累。
会当:应当、必然。
悲不遇:感叹生不逢时。
西迁:向西迁移,可能指避难或寻求更好的生活。
孤嫠:孤寡之人。
教子立门户:教育孩子自立门户,建立家庭。
黍稌:泛指谷物,如黍和稌(稻)。
匕箸:餐具,匕首和筷子。
河渭民:黄河和渭河两岸的居民。
关山路:关中的山路,可能指迁移的路途。
翻译
八月的暑气渐渐消退,秋意在庭院树木间弥漫。难道我没有远大的志向?只是衰老疾病让我承受着严寒和露水的侵袭。
辽东的凶残奴仆,作恶多端触怒了上天。
南北终将统一,我却在此感叹命运多舛,未能逢时。
子孙们要努力向西迁移,那里的风俗淳朴是我向往的。
约束自己,照顾孤儿寡妇,教育孩子自立门户。
田间的黍稷稻谷生长茂盛,野鸡野鸟足够填饱餐桌。
我愿永远成为黄河渭水边的百姓,不怕长途跋山涉水的艰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仆顷在征西大幕登高望关辅乐之每冀王师拓定得卜居焉暇日记此意以示子孙》。诗中描绘了八月秋意渐浓,暑气消退,庭院里充满秋声,反映出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他表达了自己虽有志向四方,但因年老体衰,疾病缠身,只能面对霜露的侵袭,感叹壮志未酬。
诗中提到辽东的黄头奴作恶多端,引起了上天的震怒,暗示了战乱和动荡的社会现实。诗人期待天下早日统一,自己却在此时感到命运多舛,未能实现理想。他对子孙寄予厚望,希望他们能够向西迁移,寻找更好的生活之地,强调风俗淳朴的地方是他所向往的。
诗人还表达了自我约束和家庭责任,教导子孙要自立门户,勤于农事,即使生活简朴,也能满足基本生计。他期望子孙能在黄河渭水流域安居乐业,不必畏惧长途跋涉。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无奈,又有对后代的关怀和对安定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