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道近多乘兴者,隔江应见剡川船
出处:《六十一诗十四首》
明 · 释函是
久滞尘寰想洞天,归山不觉已三年。
人过六十有何事,峰住千重只是禅。
下界残阳云影里,上方初夜月明前。
闻道近多乘兴者,隔江应见剡川船。
人过六十有何事,峰住千重只是禅。
下界残阳云影里,上方初夜月明前。
闻道近多乘兴者,隔江应见剡川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中修行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久滞尘寰想洞天”,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世喧嚣、向往清净生活的渴望。接着,“归山不觉已三年”则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后时间流逝之快,暗示了他在此处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人过六十有何事,峰住千重只是禅。”这两句通过对比人世的忙碌与山中修行的宁静,强调了禅修对于心灵的净化作用。人到六十,或许会感到人生无多,而山中的每一座高峰,每一道山岭,都成为了修行的场所,禅意弥漫于每一寸土地之间。
“下界残阳云影里,上方初夜月明前。”这两句描绘了山中日落与月升的景象,以自然界的变换映衬出修行者内心的宁静与超脱。在夕阳的余晖与云彩的映照下,山下的世界显得既遥远又模糊;而当夜幕降临,月光洒满山间,带来一片清冷与静谧。
最后,“闻道近多乘兴者,隔江应见剡川船。”这句话预示着有越来越多的人被山中生活的美好所吸引,他们或许正乘船而来,寻找内心的宁静与解脱。这里的“剡川船”可能象征着寻求精神之旅的船只,与前文的“乘兴者”相呼应,表达了诗人对更多人能体验到山中生活美好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中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禅修、自然与内心平静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越世俗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