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声随地到,直节与天通
出处:《绿漪堂》
宋 · 文天祥
义方堂上看,窗户翠玲珑。
砚里云坛月,席间淇水风。
清声随地到,直节与天通。
庭玉森如笋,干霄雨露功。
砚里云坛月,席间淇水风。
清声随地到,直节与天通。
庭玉森如笋,干霄雨露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义方堂:指教育或学习的地方。窗户:房屋的出入口之一,这里形容其明亮透彻。
翠玲珑:形容窗户颜色翠绿且精致小巧。
砚里:指书桌上的砚台。
云坛月:比喻砚池中的墨水如云月般清澈。
淇水风:可能象征着文人墨客的闲适生活。
清声:指读书声或歌声等清亮的声音。
直节:比喻人的正直品格。
天通:形容直率、坦诚,无所遮掩。
庭玉:庭院中的玉石,可能指竹子。
森如笋:形容竹子密集如笋群。
干霄:直冲云霄。
雨露功:比喻经受风雨洗礼和滋养。
翻译
在义方堂上远望,窗户晶莹如翠玉。砚池中仿佛有云月,宴席间感受淇水微风拂过。
清脆的声音四处回荡,正直的品格直达天际。
庭院中的玉石竹子如笋般挺立,经风雨洗礼有望直插云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雅致的书房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与书房生活的深切感受和赞赏。诗中的“义方堂上看,窗户翠玲珑”一句,通过对窗户的描写,既突出了室内外的和谐统一,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刻静美时光的珍视。
接下来的“砚里云坛月,席间淇水风”,则是借助了砚台与席地上的景物,将自然之美融入书房之中。这里的“云坛月”与“淇水风”都象征着诗人心中的澄明与自由。
“清声随地到,直节与天通”这两句,更是表达了诗人通过书房生活,与自然界、宇宙精神实现沟通的心境。这里的“清声”可能指的是泉水声或竹间风声,而“直节”则暗示了一种不羁自由的情怀。
最后,“庭玉森如笋,干霄雨露功”,通过对庭院中竹子的描写,以及天空中的云雨,更深化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这里的“庭玉森如笋”形象鲜明,表达了竹子挺拔自立的美感,而“干霄雨露功”则是对自然恩赐之功效的赞颂。
这首诗通过对书房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高洁情操和艺术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