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古芙蓉冷,天寒薜荔凋
出处:《挽竹坡封君四首》
明 · 黄衷
志养荣三釜,闲和际五朝。
典刑方物化,林薄欲魂销。
地古芙蓉冷,天寒薜荔凋。
越中无那老,谁构大夫桥。
典刑方物化,林薄欲魂销。
地古芙蓉冷,天寒薜荔凋。
越中无那老,谁构大夫桥。
鉴赏
此诗《挽竹坡封君四首(其三)》由明代诗人黄衷所作,通过对竹坡封君的追忆与悼念,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的深切怀念。
首句“志养荣三釜”,以“三釜”象征官职的升迁,表达出竹坡封君为官时的志向与荣耀,同时也暗示了其人生的起伏与成就。接下来的“闲和际五朝”,描绘了竹坡封君在多个朝代间的生活状态,既显其闲适之态,也见其与时代紧密相连,经历了多个历史时期。
“典刑方物化,林薄欲魂销”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竹坡封君的去世比作“物化”与“魂销”,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竹坡封君人格魅力与精神品质的高度评价。通过“典刑”一词,强调了竹坡封君作为典范与楷模的形象。
“地古芙蓉冷,天寒薜荔凋”描绘了一幅凄凉的自然景象,以“芙蓉”与“薜荔”的凋零,象征着竹坡封君的离世给周围环境带来的悲凉氛围,进一步强化了悼念之情。
最后,“越中无那老,谁构大夫桥”两句,以“越中”指代竹坡封君的故乡或任职之地,表达了对竹坡封君年老时的关怀与对后世纪念他的期待。通过“大夫桥”的构建,寄托了对竹坡封君功绩与品德的永久纪念,以及对其精神的传承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与丰富的意象,深情地表达了对竹坡封君的缅怀与敬仰,展现了诗人对逝者情感的深刻理解与表达能力。